一、智能养老设备行业概况
智能养老设备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开发的智能化硬件产品或系统,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安全监护、生活协助、康复训练以及情感陪伴等多种服务,从而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保障其健康与安全。智能养老设备主要可分为健康监测类、安全监护类、生活辅助类、康复与运动类、情感陪伴类、环境控制与适老化改造设备、新兴技术融合设备等。
二、智能养老设备行业政策
近几年国家层面相继出台智能养老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支持。2024年1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强调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推进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的集成应用,发展包括智能护理机器人等在内的多种智能产品。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康复训练、健康监护等智能设备在养老机构中的应用,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智能养老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三、智能养老设备行业现状
随着生活品质的持续提升,老年人及其家庭对养老服务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基础生活护理,而是日益向更高品质、更具个性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智能养老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也在稳步提升,这推动了我国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560亿元,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1.2%。
四、智能养老设备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智能养老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环节主要提供设备所需的软硬件基础,其中硬件部分涵盖芯片、传感器、电池等关键组件,软件部分则包括交互技术系统、数据平台系统等;中游环节由各类智能养老设备制造商组成;下游则是智能养老设备的需求方,包括个人用户、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
2、下游
近年,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社会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剧,对智能养老设备的需求也在持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03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22%。
五、智能养老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智能养老设备领域主要包括互联网企业、智慧养老设备创业公司以及传统医疗养老服务企业三种类型。总体而言,互联网巨头凭借其庞大的客户流量基础,在智慧养老领域占据显著优势,并利用自身丰富的信息和数据资源,构建了功能全面的智慧养老基础平台。相比之下,创业公司则专注于智慧养老服务的细分领域,业务相对单一但更为深入,能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而传统医疗养老服务企业则在传统领域的产品市场上占据较高的份额,凭借长期积累的品牌声誉,获得了较高的客户认可度。
六、智能养老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赋能精准监测与干预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智能养老设备能够实现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的精准监测。例如,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可实时采集心率、血压、睡眠等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更精准的老年疾病预警模型。同时,基于这些数据,还能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和健康管理建议。
2、交互方式自然多元
未来智能养老设备的交互方式将更加自然、多元,支持语音、手势、触摸等多种输入方式。例如,智能机器人可以通过语音对话、记忆唤起等功能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同时,界面设计也将更加符合老年人的认知特点,采用大字体、高对比度、简化操作流程。
3、应用场景拓展与资源共享
智能养老设备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从机构、社区延伸到家庭、公共场所等更多领域。例如,在“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中,室外助行机器人可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公共场所的移动支持。同时,通过“机器人流动服务”模式、“智能养老大篷车”等方式,实现养老设备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智能养老设备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智能养老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