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工业级3D打印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设备朝大尺寸方向发展,国产化率不断提升「图」

一、工业级3D打印设备行业概况

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模型数据,将离散材料(液体、粉末、丝、片、板等)以分层制造、逐层堆叠的方法创建物理对象的技术。增材制造发展至今,目前处于多技术路线共存的状态。根据ISO/ASTM52900-15和国标《增材制造术语》(GB/T35351-2017),增材制造工艺可分为七大基本类别,每一工艺类别分别衍生出不同的细分工艺技术,具体如下:

增材制造工艺类别

二、工业级3D打印设备行业政策

3D打印作为智能制造中的重要细分领域,是制造强国的先进和关键技术,长期以来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支持。推动工业级3D打印设备产业发展,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门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工业级3D打印设备行业的发展政策。作为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政策制定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创造有利环境、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

中国工业级3D打印设备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三、工业级3D打印设备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工业级3D打印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硬件和软件等。原材料是3D打印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粉末床热熔融技术相关的3D打印原材料包括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设备所使用的核心硬件包括激光器和振镜系统等。工业级3D打印设备所用到的辅助运行工具主要包括3D打印设备工艺软件、设备控制软件等。中游主要包括各种打印技术的设备生产制造商及技术服务提供商。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工业模具、医疗健康、建筑打印等。

工业级3D打印设备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2、全球3D打印行业下游应用领域

据统计,2024年全球3D打印行业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汽车领域、能源领域等。其中,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汽车领域、能源领域为主要应用领域,收入占比分别为17.7%、11.1%、10.3%和8.4%。

2024年全球3D打印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分布(单位:%)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工业级3D打印设备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工业级3D打印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工业级3D打印设备销量

近年来,全球3D打印设备制造商的数量增长迅速。2023年全球工业级3D打印设备公司已达328家,同比增长14.7%,但年销售超过100台工业级3D打印设备的公司仅有40家,行业内部差距明显。2024年,全球工业级3D打印设备销售总量达到18773台,数量略微下降,主要系设备均价上升34.11%,达到31.69万美元/台,市场更加细分发展。

2018-2024年全球工业级3D打印设备销量情况

2、全球工业级金属3D打印设备销量

目前,全球金属3D打印设备销量相较于非金属3D打印设备而言较少,单台价值更高,其增长速率更快。全球工业级金属3D打印设备出货量持续增长,市场需求表现强劲。据统计,2023年全球工业级金属3D打印装备销售量为3793台,同比增长24.40%,2024年销量为2995台。在非金属3D打印设备表现疲软的同时全球金属3D打印设备仍展现了更快的发展趋势。

2018-2024年全球工业级金属3D打印设备销量情况

3、全球工业级金属3D打印设备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来看,据统计,2023年全球金属3D打印设备市场的总收入达到28.5亿美元,同比增长26%,在2024年继续实现了25%的增长,市场规模达到35.6亿美元。其中市场增长最快且占比最大的金属3D打印是粉末床熔融技术。

2022-2024年全球工业级金属3D打印设备市场规模

4、全球工业级3D打印设备装机量分布

从市场端看,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3D打印设备累计装机量占到全球90%以上,基本形成美欧主导,亚太追赶的态势,其中美国、中国、德国三国的累计装机量排名位列前三。2024年中国工业级3D打印设备安装量占全球工业级3D打印设备安装总量的11.5%,位居第二,仅次于工业级3D打印设备的最大安装国美国,占比31.0%。

2024年全球工业级3D打印设备装机量分布(单位:%)

工业级3D打印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3D打印产业后起追赶。3D打印作为高端制造技术的指引者备受业界重视,2012年后,随着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研究、3D打印公司深入布局核心专利,3D打印专利授权量迎来了爆发;推动了3D打印商业化和产业化发展。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系列产业政策规划,3D打印市场平均增长率高出全球平均水平,已从研发阶段逐渐向快速产业化阶段发展,处于行业的上升周期。同时,3D打印设备商的数量增长迅速,据统计,2023年全球工业级3D打印设备制造商有328家,其中中国有44家,排名第二,仅次于63家的美国。

国内工业级3D打印设备行业主要企业

近年来,国内工业级3D打印设备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和研发步伐,一步步朝着专业发展,设备相关指标发展上已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易加增材、华曙高科、铂力特、峰华卓立为代表的国内领先企业在3D打印设备领域厚积薄发,深入研发与产业化投入,持续设备迭代更新,扩大产品矩阵,形成一定技术壁垒和渠道优势,以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技术优势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口碑认可度。2024年易加增材、华曙高科、铂力特、峰华卓立四家公司3D打印设备业务收入分别为4.41亿元、4.01亿元、5.45亿元与0.41亿元,增速分别为14.91%、-25.69%、4.99%与-46.18%。

2022-2024年国内主要企业工业级3D打印设备收入对比

工业级3D打印设备行业趋势

1、设备朝着大尺寸发展

3D打印工艺已经广泛用于大尺寸构件的制造,满足大尺寸零部件一体化制造及复杂零部件高效益批量制造需求。当前下游航空航天领域对于超大型零件的打印需求愈发强烈,同时,大尺寸设备也适用于多批次的批量化生产,因此进一步发展大尺寸设备支持一体化成型制造是当前3D打印装备的发展趋势,受益于下游需求推动,目前3D打印装备成型尺寸已经步入“米”级时代。

2、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

对于3D打印而言,机器学习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材料成分设计、加工参数优化与工艺窗口预测、过程监控与质量改进,以及材料性能预测等,有利于推进研发进程,优化工艺参数,或提高系统的适配性。未来3D打印将进一步与智能工厂结合,推动工业制造规模化进程。

3、国产化率提高

目前我国3D打印设备商对于激光器与振镜存在不同程度的进口依赖情况,国内3D打印设备厂商纷纷开始布局国产化。激光器方面,以工业激光器中占比过半的光纤激光器来看,目前,中低功率的光纤激光器基本完成了国产化进程,中高功率的激光器有待进一步加强研发与性能提升。振镜方面,国产扫描振镜在我国3D打印设备厂商中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有望实现国产化替代。预计未来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将增加。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工业级3D打印设备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工业级3D打印设备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本文采编:CY343
下一篇

2025年中国光绘机行业供需现状及趋势分析:需求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图」

目前,我国成为全球PCB产业的生产中心,国内近年来不断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PCB产能,国内PCB产能的扩大对光绘机需求形成利好因素,带动光绘机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光绘机产量为1407台,需求量为1327台。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