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后修复行业概述
产后修复服务帮助女性在产后的身心恢复,如骨盆康复、皮肤修复等帮助女性产后重获健康和幸福的服务。
二、产后修复行业政策
国家协同地方积极制定相关政策规范,推动产后修复、月子中心供给端规范有序发展。《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扩容升级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指出:持续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城市社区嵌人式服务设施建设,加快配齐家政等保障类业态,推进家政进社区,支持家政企业连锁化运营社区网点。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提供点单式,分时段服务,以社区网点为依托,发掘“微需求”,提供“微服务”,满足消费者共享保洁、烹饪、接送等家政服务需求。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产后修复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三、产后修复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产后修复行业产业链结构较为清晰,产业链上游为芯片、传感器、医用材料、康复器械核心技术模块等;产业链中游为产后修复;产业链下游为医疗机构、产康连锁机构、月子中心,最终流向患者。
2、产业链下游
为提高出生率而出台的有利政府政策。由于育龄妇女初婚延迟、生育成本上升以及住房负担压力,过往数年中国新生儿数量有所下降。于2011年实施二孩政策及2021年实施三孩政策后,新生儿数量和出生率出现短暂的上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生儿数量约为9.5百万人。
四、产后修复行业发展现状
三孩政策落地后,35岁以上高龄产妇比例增加,这类人群因身体机能下降,对盆底肌修复、腹直肌分离等“医疗级”产后康复的刚性需求更强。中国产后修复行业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由2019年的人民币13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2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6%。
五、产后修复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由于机会成本高、价格昂贵、决策周期长,客户打算选择信誉良好的月子中心。许多顾客在选择月子中心时,会依赖熟人和KOL的过往经验作出决策。口碑推荐对月子中心的经营者至关重要。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品牌知名度和积累声誉。2024年中国产后修复行业竞争格局中,圣贝拉占据了最多的市场份额,占比为1.20%。
2、重点企业
圣贝拉是中国领先的产后护理和修复集团,企业还提供家庭护理服务和满足女性需求的食品。目标是成为亚洲领先的综合性家庭护理品牌集团,拥有不断发展的品牌组合,通过加强现有业务部门和运营市场的影响力。根据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月子中心收入为6.44亿元。
六、产后修复行业发展趋势
1、无创/微创精准修复技术
高强度聚焦电磁(HIFEM)、微能量射频、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等非热或非侵入方案将在公立医院和高端连锁机构普及,缩短疗程、减少疼痛。超声促渗+微针射频联合方案,可在4-6次治疗后显著改善剖宫产疤痕增生。
2、AI评估与个性化处方
利用手机/深度摄像头2-3秒完成骨盆、脊柱、肩胛三维建模,AI自动输出分级报告。与可穿戴EMG传感器联动,实时调整凯格尔或核心训练强度,预计2027年在APP渗透率达45%。
3、数字疗法(DTx)与远程康复
支持产后抑郁筛查、睡眠干预、营养追踪,预计2026年覆盖300万名产妇,复购率高于线下20个百分点。医保电子凭证接入,实现异地结算,降低三四线城市的使用门槛。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产后修复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产后修复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