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龙虾养殖行业概述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鳌虾营淡水生活,属节枝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鳌虾科。原产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19世纪20年代末从长江地区登陆中国。小龙虾养殖是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条件下,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对小龙虾进行繁殖、生长和培育的一种水产养殖活动。它涉及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如池塘、稻田等,进行水体环境的调控,包括水质、水温、溶氧等参数的管理,同时合理投喂饲料,满足小龙虾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并做好疾病防控工作,以提高小龙虾的产量和质量,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小龙虾养殖行业政策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快速发展,种养面积逐年扩大,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品牌化营销深入人心,多种功能充分挖掘,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近些年中国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扶持小龙虾养殖行业快速发展,《关于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实施“三品一标”提升行动,鼓励预制菜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农户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以生猪、小龙虾、辣椒、芥菜等为代表的绿色优质特色湘菜原辅料核心生产基地建设。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小龙虾养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三、小龙虾养殖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小龙虾养殖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种苗繁育、饲料生产、投入品供应等;产业链中游为小龙虾养殖;产业链下游为冷链物流、销售与餐饮,最终流向消费者。
2、产业链下游
小龙虾养殖行业产业链下游主要为小龙虾加工,2024年,全国小龙虾年加工量138.37万吨,同比下降1.33%。2016—2021年,小龙虾年加工量占小龙虾养殖产量的比重稳定在25%左右,2022年占比大幅提高到42.1%,2023年占比44.36%,2024年占比40.13%。
四、小龙虾养殖行业发展现状
2024年,我国小龙虾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养殖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养殖效益略有下降,结构分化明显。2024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3050万亩,同比增长3.39%。小龙虾养殖产量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9.76%,占比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位列我国淡水养殖品种第4位。
小龙虾养殖技术日益成熟,包括种苗繁育、饲料配方优化、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提升,使得小龙虾的养殖效率和产量大幅提高。智能投喂设备、水质监测设备等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养殖管理水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小龙虾养殖产量为344.76万吨,同比增长9.07%。
小龙虾养殖主要包括稻虾种养、池塘养殖、藕田和茭白田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等,以稻虾种养为主,池塘养殖次之。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探索稻虾鳝、鳖虾鱼稻、池塘虾鳜轮养等模式,效益显著提升。一些单位开展小龙虾工厂化养殖试验,取得积极进展。其中稻虾种养占据了绝大数份额,占比为85.25%。
五、小龙虾养殖行业发展趋势
1、智能化养殖设备的广泛应用
未来几年,智能投喂设备、水质监测系统、环境调控设备等智能化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精准投喂、实时水质监控和自动化管理,提高养殖效率和小龙虾的生长速度。
2、生态养殖模式的优化
稻虾共作、藕虾共养、池塘精养等生态养殖模式将继续优化,通过科学的种养结合和生态调控,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小龙虾的品质。
3、良种选育与规模化繁育
各地将加大对小龙虾良种选育的投入,培育出更多适应不同环境、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例如,江苏的“盱眙1号”、湖北的“科潜1号”等新品系的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4、早苗繁育技术的推广
为解决小龙虾苗种季节性错配问题,早苗繁育技术将在更多地区推广,如江苏、安徽、四川等地已开展相关试验并取得积极成果。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小龙虾养殖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小龙虾养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