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合同能源管理机制逐步深入人心「图」

一、合同能源管理行业概况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国内简称EMC)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它是由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简称ESCO,在国内简称EMCo),通过能源服务合同为客户企业提供能源效率诊断和节能潜力分析、节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技术选择、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人员培训、节能量检测、节能量跟踪等一整套的系统化服务,并向客户保证实现合同中所承诺的节能量和节能效益。EMC帮助客户能效诊断、提供项目方案选择及节能技术、降低能源管理风险等,为客户解决实施节能项目中遇到的难题和困难,也可降低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施成本。

合同能源管理行业特点

二、合同能源管理行业政策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自1998年示范、推广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层面发出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有关的文件近百份,政策文件中从鼓励推广、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服务以及完善会计制度等方面明确给予鼓励支持。当前,合同能源管理是市场化手段实现节能降碳工作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降碳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更将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三、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节能设备供应商、能源管理系统供应商与项目工程建设相关企业。产业链中游为节能服务公司。下游涉及众多行业和领域,其中工业领域包括钢铁、水泥、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纺织等行业;公共机构包括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商业领域包括写字楼、商场、酒店、超市等商业建筑。

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2、合同能源管理行业环境效益

据统计,2023年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新增投资相应形成的年节能能力为4384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10785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节约1.3个三峡电站的发电能力,仅此一项就可以为国家节约电力投资约3000亿元,为我国和全球节能降碳、减缓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2018-2023年合同能源管理新增年节能能力和二氧化碳减排能力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发展现状

1、节能服务业总产值

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本土企业中的最早实践,源于1997年中国政府和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实施的“中国节能促进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成为我国政府按照市场化机制推进节能机制转换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常见于建筑节能、绿色照明、锅炉改造、工业余能回收和热电改造等工程项目,据统计,2023年我国节能服务业总产值为5202亿元,同比增长1.8%。

2018-2023年中国节能服务业总产值情况

2、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总投资额

“双碳”利好下,建筑、钢铁、化工、电力、有色、煤炭、石油石化、建材等行业迎来重大变革。“双碳”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主要用能行业企业对于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从能源粗放管理向精细化使用的转变,从不优先考虑环境影响到研究制定“双碳”路线的转变,带动了节能与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储能等领域快速发展。据统计,2023年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总投资额为1647亿元,同比下降0.43%。

2018-2023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总投资额

3、节能服务企业与从业人员数量

据统计,2023年根据对景气度定点企业的跟踪,节能服务产业处于较高景气段,平均景气指数为126.5。公司数量方面,全国节能服务公司总数达13801家,相比于上一年净增1966家,同比增速达16.6%,实现较快增长。就业方面,节能服务公司已成为我国绿色就业的重要驱动力,2023年节能服务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达到96.3万人,同比增长8.69%,产业表现出了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良好的就业吸纳能力。

2018-2023年中国节能服务企业与从业人员数量

合同能源管理行业竞争格局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竞争下,节能服务公司依不同特点主要分为四大阵营,分别是独立的服务型节能服务公司、节能设备制造商的节能服务公司、技术型节能服务公司和附属于公共事业的公司。此外,由于工业节能服务行业的快速增长前景,以及行业进入门槛不高,致使具有很强财务资源、到处寻找机会的行业外企业很有可能进入该行业,分享行业利润。特别是一些耗能大的行业内龙头企业,如煤炭、钢铁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将会纷纷成立相应的节能服务公司,除了满足自身节能服务的需求之外,还会与行业内市场相竞争,抢夺市场份额。

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四大阵营

合同能源管理行业趋势

1、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在节能服务行业中,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节能服务公司能够更精准地监测和分析能源使用情况,从而制定更有效的节能方案。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使得节能服务从传统的单一项目模式向综合能源管理转变,提高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通过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如智能电表、智能传感器等,节能服务公司能够实时获取能源数据,进行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降低了运维成本。此外,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还促进了节能服务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提高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2、产业协同发展

节能服务行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随着绿色建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节能服务需求不断增加。通过与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节能服务公司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节能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产业协同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节能服务行业的整体实力,还能促进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通过跨行业合作,节能服务公司能够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343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竞争分析、重点企业分析、发展与投资风险分析、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