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及中国新材料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附产业链、产值、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图」

一、新材料行业概述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新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在性能、功能等方面往往有显著提升或具备全新的特性,能够满足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制造业等对材料提出的更高要求,推动众多领域实现革新与发展。按新材料的使用性能,可将其大致细分为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

新材料分类

二、新材料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

产业链来看,上游为原材料供应环节,涵盖了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化工材料、建筑材料、纺织材料等基础材料;中游为新材料制造环节,涉及研发、生产和加工等步骤;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航空航天、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新材料行业产业链

2、上游分析

有色金属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许多高性能新材料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有色金属的应用范围和性能不断提升,比如原本普通的铝合金通过添加特定的微量元素,采用先进的熔炼、成型、热处理等工艺,能够制得高强高韧铝合金、耐热铝合金等新型铝合金材料。2024年,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7918.8万吨。

2019-2024年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统计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新材料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三、全球新材料行业现状

近年,随着全球科技的进步和产业升级,各行业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攀升,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下,新材料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大约增至4.7万亿美元。

2019-2024年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情况

四、中国新材料行业现状

整体而言,我国在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在高温超导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发展,市场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逐渐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中心,东北、中西部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分布。2024年,中国新材料行业产值大约为8.48万亿元。

2019-2024年中国新材料行业产值情况

五、中国新材料行业重点企业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智能智造为驱动,业内领先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蓝思科技在新材料应用领域持续突破,率先将玻璃、蓝宝石、陶瓷等材料引入消费电子行业,凭借对玻璃、金属、陶瓷、塑胶、皮革、硅胶、玻纤、碳纤等十余种材料的深度技术积累,并依托强大的平台化能力,公司实现了从原材料生产、功能模块贴合到整机组装的垂直整合能力,并与全球头部消费电子及智能汽车品牌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2024年,蓝思科技营业总收入为698.97亿元,增幅显著。

2020-2024年蓝思科技营业收入情况

六、中国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长远而言,为了响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趋势,环保型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或将成为我国新材料行业重要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可回收利用材料、节能减排建筑材料以及环保包装材料等。同时,为了应对全球供应链的变化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新材料企业间合作将更加紧密,或将通过产业链整合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并协同创新以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适应能力。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新材料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本文采编:CY1261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PVC材料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25-2031年中国PVC材料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竞争格局分析、重点企业发展调研、发展前景预测、投资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