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概况
独立医学实验室(Inde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y,ICL)又称第三方医学实验室,是指在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于医院之外从事临床检验或病理诊断和服务,包括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化学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细胞分子遗传学检验和病理检查等,并出具医学检验结果,能独立承担相应医疗责任的医疗机构。医院实验室通常仅为其自身住院病人提供检测,而ICL独立于医院,自大量医院及研究机构接收样本进行分析。相较于医院实验室,ICL的规模通常较大。ICL通常拥有更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上更训练有素的实验室人员,能够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进行专业检测及大量测试。
二、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政策
国家高度重视基层优质医疗服务的供给,强基利好政策的持续颁布,推动着基层诊断需求随之提升,县域区域中心的需求进一步挖掘,基层市场将成为ICL企业的重要目标市场,深入县域基层建设更多的连锁实验室将成为ICL的重要业绩增长点。此外,政策也鼓励ICL企业积极融入基层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参与到统筹建立的县域内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服务能力。
三、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检验试剂及设备生产企业。检验试剂及设备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属充分竞争市场,生产企业众多。对于大型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而言,上游市场的成熟稳定发展保证了原材料的稳定。产业链下游主要为各类医疗机构,近些年受新医改政策鼓励、经济发展水平增长、人口总数以及老龄化人口持续增加的影响,医学检验业务需求持续增加,下游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医学检验业务外包的需求日益增强。
2、全国老龄人口现状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平稳增长,预计到2030年占比将达到25%左右,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总量不断增加,未来十年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深化。中老年人口是疾病高发群体,肿瘤、心脑血管、自身免疫、眼科及齿科相关疾病的患病率较高。据卫生部数据,78%以上老人至少患一种慢性病,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老龄化脆弱人群占比增多将持续导致医疗健康需求加大,间接带动疾病诊断需求提升。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四、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发展现状
1、国外现状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ICL市场,一方面主要是政策逐步完善及创新激励,促使兼具高成本效益与先进技术应用的ICL行业发展壮大;另一方面,美国分级诊疗体系较为成熟,医疗资源分布广泛,初级诊疗阶段通常采用外包检验提高效率。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市场规模378.4亿美元,2024年增至406.1亿美元。
Quest和Labcorp是目前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市场双巨头,双方实力不分伯仲,竞争激烈。Quest和Labcorp能成为美独立医学实验室市场双巨头有三个重要原因:多样化的临床检测项目,分级连锁的全美国实验室布局,先进的综合临床实验室管理能力。
2、中国ICL行业规模走势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是从21世纪才开始发展起来的。据统计,2024年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市场规模388.8亿元,较2023年的353.5亿元增长了9.99%。从业务比重来看,独立医学实验室提供的检验检测服务所占市场份额不足10%,总体上行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2024年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规模388.8亿元,其中,特殊检验市场规模189.3亿元;普通检验市场规模199.5亿元。
2、中国ICL行业数量走势
我国ICL行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扬州医学检验中心最先开始对外开展医学检验服务。1994年,国内第一家ICL—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成立,正式开启国内第三方医学实验室规模化、连锁化的发展历程。历经40多年的发展,到目前我国ICL行业取得初步成效,据统计,2018年我国ICL数量达到1269家,2018-2024年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数量达到了2800家,平均收入为1388.6万元/家。
3、中国ICL行业市场业务结构
目前,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主要业务包括,诊断服务、科研研发、新药临床试验等,2024年市场份额分别占比67.20%、19.77%、8.34%,其他服务占比4.69%。
五、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ICL行业内仍然是大型、连锁型、综合型检验医疗集团为主导,多样化的中小型、专科型实验室百花齐放。在ICL行业内,占有率前三的公司始终为全国连锁、集团化经营的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和艾迪康,2023年其市占率依次分别为21.86%、14.67%和9.33%。同时,一些顶尖医院、IVD厂家,利用自身在各自领域的专业能力和资源优势,通过自建或与ICL企业合资合作等形式进入ICL行业,但一些未形成规模效应及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在谋求转型与退出。
六、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趋势
1、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增加
随着国家医改的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改革、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及区域均衡布局,正在对检验服务的质量、效率、成本提出更高要求,使得医疗机构在寻求第三方医检服务时,在关注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本效益,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规模效应将愈发明显。大型第三方医疗机构在通过对检验流程的优化、技术设备的升级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投入,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快速的检验结果,满足医疗机构和患者对检验服务质量要求的同时,还通过规模化采购、集中化生产等措施提升成本竞争力。
2、服务网络持续下沉
随着国家医改的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改革、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及区域均衡布局成为工作重点。在此背景下,建设区域实验室、区域检验中心/病理中心及依靠广阔的物流网络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医疗机构(县、镇、村),助力基层医务人员诊疗能力的提升,有效降低基层百姓就医成本,助力推动“大病不出县”的分级诊疗,将是第三方医检企业的重要任务。
3、数智化+医检引领行业新风向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加速在独立医学实验室领域的应用。一方面,通过数据治理及数字化技术驱动产品、服务履约、资产耗材管理等链条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实现检验服务的全程智能化,提升内部运营与客户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生物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创新服务模式,改善客户体验,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崛起,AI在样本、数据及知识沉淀方面的应用将越来越火热。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