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钨粉行业概述
钨粉行业是以钨矿石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冶炼加工工艺,将钨矿石转化为钨粉及其相关产品的产业,主要为硬质合金、钨材、钨特钢等下游产业提供基础材料,进而服务于机械加工、矿山开采、电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
二、钨粉行业政策
钨和钼都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对高端制造业和国防工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于钨粉行业快速发展,近些年中国政府相继出台钨相关政策,《2024年度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中指出:2024年度全国钨精矿(三氧化钨含量65%,下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14000吨。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不再区分主采指标和综合利用指标。对采矿许可证登记开采主矿种为其他矿种、共伴生钨矿的矿山查明钨资源量为大中型的,继续下达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并在分配上予以倾斜。对共伴生钨资源里为小型的,不再下达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由矿山企业向所在地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备钨精矿产量。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钨粉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三、钨粉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钨粉产业链结构较为清晰,产业链上游为钨矿开采、高温炉、筛分设备等;产业链中游为钨粉;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为硬质合金、钨材、钨特钢等。
2、产业链上游
中国是钨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储量居世界前列。中国钨矿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江西、湖南、河南等地,其中江西省的钨矿资源储量最为丰富,为钨粉行业提供了充足原料,数据显示,2024年钨储量为240万吨。
四、钨粉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在光伏领域,硅片切割是核心工艺之一,钨丝金刚线作为新兴的切割耗材,具有显著优势,其需求近年来快速增长,带动了钨材市场规模上升,进而推动钨粉行业市场规模扩大。数据显示,中国钨粉行业市场规模逐年上涨,2023年中国钨粉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1.92亿元。
中国占全球钨供应80%以上,开采配额、矿山产能及环保政策直接影响供应量。新矿开发周期长,短期供应弹性低。国内主要钨企如章源钨业、中钨高新等多次调涨产品价格,反映矿端供应偏紧的传导效应。此外,APT 企业开工率、库存水平等也会影响钨粉供应。
机械加工和矿山开采行业是钨粉的传统消费领域,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高效、精密的切削工具、矿用工具等需求持续稳定存在,硬质合金工具作为这些行业的必备耗材,其市场规模的增长也带动了钨粉行业的发展。另外航空航天及3D打印与增材的发展,产量上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钨粉行业产量为7.49万吨。
从产量的地区分布来看,凭借丰富的钨资源储量,江西钨粉产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产量的53.8%,福建和湖南产量远少于江西,分别占比11.4%、9.2%,整体来看我国钨粉产量地区较为集中。
五、钨粉行业发展趋势
通过纳米技术制备超细、高纯度的钨粉,可显著提高钨粉的性能,满足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端领域对材料的苛刻要求,如制造高性能的硬质合金刀具、高温结构材料等。
例如增强型陶瓷基钨复合材料等,兼具陶瓷的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钨的良好导电性、韧性等优点,拓宽其在航天、核能等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探索生物矿化和溶胶-凝胶法等绿色制粉技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担。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钨粉的回收利用将受到更多关注。研发更高效的回收技术,提高回收率,减少对原始矿产资源的依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钨粉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钨粉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