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顺势而起,乘势而上「图」

一、电力物联网行业概述

1、定义

物联网通常是指在任何时间地点、人员与物质之间信息的有机互联与交互,而电力物联网则具体指的是电力用户、电力企业与供应商和设备之间的信息互联交互。可以说电力物联网就是在电力系统中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资源共享,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

电力物联网的系统架构实质是利用物联网所搭建的支持全面感知、全景监测的通信系统,同时将物联网的环境感知、多业务和多网络融合特性有效植入智能电网的综合信息平台,达到扫除数据采集盲区、清除信息孤岛的效果,从而实现对海量信息的有效处理分析、实时监控、双向互动。

电力物联网的系统架构

2、发展历程

电力物联网是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是有效整合通信基础设施资源和电力基础设施资源,提高电力系统信息化水平,改善电力系统现有基础设施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2016年首提“国家泛在智能电网”,2018年国家电网提出打造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2019年印发白皮书全面部署。2021年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2024年多部门印发相关行动方案。建设电力物联网让电网运行更安全、管理更精益等,还开辟新路,能发挥电网优势,开拓数字经济市场,助力能源领域发展与转型。

我国电力物联网发展变化里程

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背景

国家高度重视电力物联网行业建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是继2021年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之后的又一重大能源战略部署。2024年,《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电力系统智能化升级的重视和支持。该方案提出了一系列行动措施,包括电力系统稳定保障行动、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智慧化调度体系建设行动等,旨在推动电力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电力物联网行业相关政策

电力物联网行业产业链

电力物联网的上游包括提供电子元器件、传感器、通信设备、线缆及芯片的供应商,像华为、中兴等企业提供通信设备与芯片,为感知与传输数据筑牢根基。中游负责研发、制造与集成电力物联网设备,国电南瑞等企业在此发力,研发智能电表、电网监测设备等,还进行系统集成,将硬件、软件与通信网络融合。下游聚焦应用领域,涵盖智能电网、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国家电网等利用电力物联网实现电网智能化调度与运维;工业企业借其优化生产能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电力物联网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

电力物联网与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密切相关,受到宏观政策、数字技术进步与升级等多重利好因素叠加影响,能源与互联网融合的进程的加快,智能电网行业迎来高速发展阶段。据统计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219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58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7.79%。

2019-2023年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情况

2、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新能源发电的普及,中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正持续扩大,并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2023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约1077.2亿元,近五年(2019年-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31%。

2019-2023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情况

3、全球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规模

电力载波通信是一种利用电力线作为信息传输媒介,加载经过调制的高频载波信号进行语音或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也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无需重新布线,可以利用现有电力线实现数据传输,因此在电力系统被广泛使用,目前已成为国内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领域本地通信的最主要方式。面向物联网场景,电力载波通信网络通信效率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将助力实现末端设备智能化、设备全联接。据统计2023年全球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规模达到了56.4亿美元。

2018-2023年全球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规模情况

4、全球智能电表市场规模

从全球市场整体来看,在全球电力需求稳定增长的背景下,各国能源体系变革加快,全球智能配用电解决方案和产品采购量随之显著增加,电力系统结构变化带来的新特性以及充电桩等应用场景的扩展也进一步带动了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加速扩大。作为其中数据收集、监测及交互的基础设施,电力智能计量市场也随之稳步增长。据统计2023年全球智能电表市场规模达到了84.7亿美元,同比增长8.6%。

2019-2023年全球智能电表市场规模情况

5、我国电力数字化核心软件及服务市场规模

电力物联网的数字化建设主要有利于充分发挥当前物联网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充分包络不同状态和类型的电力信息,增强数据的空间尺度和来源范围,统一分析与挖掘数据的深度与内容。“十四五”期间,以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为目标,“大云数物移智”与电力技术将进一步深化结合,推动电力企业数智化转型。根据“十四五”明确规划的智慧电网、智慧电厂建设目标,两大电网及发电集团在数字平台、物联网平台及场景化应用软件上的投入需求将持续释放。据统计2023年我国电力数字化核心软件及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566亿元,同比增长18.16%。

2019-2023年我国电力数字化核心软件及服务市场规模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电力物联网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电力物联网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电力物联网产业链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特点。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作为行业主导者,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电力物联终端设备的普及。众多企业围绕两大电网公司展开竞争,提供智能配电设备、数据采集与分析等解决方案。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加速和政策的支持,电力物联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更多企业进入。同时,跨学科复合型高端技术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我国电力物联网行业竞争格局

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

1、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对电力系统更精准的预测、分析和决策。如通过对海量电力数据的分析,精准预测电力负荷,优化电力调度。5G、工业互联网等通信技术广泛应用,提升电力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满足智能电网对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

2、电力物联网将与燃气、热力等能源系统深度融合,打造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实现多能源的协同优化和高效利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促进智能微网和分布式能源的广泛接入与管理,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和负荷的灵活控制和优化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供电可靠性。

3、更多通信企业、科技企业等参与电力物联网市场竞争,推动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行业内企业数量将保持增长,头部企业竞争优势逐步凸显。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电力物联网项目建设和标准制定,推动中国电力物联网技术和设备“走出去”,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我国电力物联网的国际竞争力。

4、电力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形成更完整的产业生态。如芯片制造商、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等协同创新,共同推动电力物联网产业发展。相关标准和规范不断完善,促进电力物联网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打破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提高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电力物联网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电力物联网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本文采编:CY1266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电力物联网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电力物联网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主要包括行业上下游行业分析、各区域市场概况及前景预测、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发展前景预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