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二酸行业概况
作为重要的碳四平台化合物,丁二酸(又名琥珀酸)是合成许多重要的中间产物、化学制品以及制造药物的重要原料,是一种二元酸,常温下为无色或白色、无嗅而具有酸味的固体,熔点185℃,沸点235℃,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甘油。目前我国工业化生产丁二酸的工艺路线有顺酐电化学还原法、顺酐催化加氢法、生物发酵法三种。
二、丁二酸行业政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推动,可降解性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产业得以迅猛发展,从而带动对丁二酸需求量不断地增加,加快丁二酸生产技术的更新及其行业的快速发展。2024年7月,工信部等9部门发布《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重点打造基于大宗农作物秸秆及剩余物等非粮生物质资源利用的生物基材料体系,强化与石化、煤化工、盐(矿)化工等产业耦合,发展乳酸、1,3-丙二醇、丙烯酸、丁二酸等生物基聚合物等,形成对现有化石基材料的有效补充。
三、丁二酸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基于丁二酸在工业中的广泛使用,丁二酸的工业制法较多,目前主要有化学合成法,电化学法和新兴的生物质发酵法,其中发酵法生产丁二酸主要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二氧化碳作为原料,且成本低廉,无环境污染,因此生物法生产丁二酸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方向。丁二酸是合成多种有机物的中间体和制造药物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PBS、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PBS是丁二酸最重要的下游应用。
2、下游消费结构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是由脂肪族二元醇1,4⁃丁二醇(BDO)和1,4⁃丁二酸(SA)或丁二酸二甲酯(DMS)经直接酯化或酯交换反应再缩聚制得,其熔点约115℃,属于完全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聚酯,分解产物主要为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新兴高分子材料。据统计,2023年我国丁二酸下游应用中,PBS占比60%,是丁二酸最重要的下游应用。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丁二酸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四、丁二酸行业发展现状
1、产能现状
国内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生产丁二酸,起步晚,2018-2020年受市场需求量低的影响,产能增长较慢,多数生产企业采用电化学法生产丁二酸。2021年之后,PBS系列可降解塑料的迅猛发展,带动对原料丁二酸需求的增加,拉动了丁二酸产能扩张的热情,据统计,2023年我国丁二酸产能为14.25万吨。
2、供需现状
我国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实现了丁二酸的产业化。当时生产丁二酸的是糠醛氧化技术,且产品主要销往国外。20世纪90年代我国丁二酸的发展遭遇了一个低潮,生产企业数量逐渐减少,产量也逐渐降低。进入21世纪后,由于白色污染相当严重,我国开始实施“限塑令”的政策,从而使得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生产技术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作为PBS的主要原料,丁二酸再次引起了众多投资者和企业关注。据统计,2023年我国丁二酸产量为11.35万吨,需求量为10.59万吨。
3、市场规模及价格走势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需求量的将不断增长,用于替代白色污染物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市场在会逐渐扩大。近年来PBS其他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推动丁二酸需求的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也快速增长,据统计,2023年我国丁二酸行业市场规模为15.99亿元,市场均价为1.51万元/吨。
五、丁二酸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丁二酸生产企业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大部分企业为精细化工企业;二是大部分采用顺酐电化学还原法(电解法),但单套装置生产规模不大;三是顺酐催化加氢法技术的工业化得到初步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以丁二酸酐联产丁二酸为其工艺特点之一;四是国内微生物发酵为基础的丁二酸绿色生产工艺也是刚刚起步,工业化生产中仍然存在问题。我国生产丁二酸的厂家主要集中分布在山东、安徽、上海、陕西、山西等。
六、丁二酸行业发展趋势
作为重要化合物,丁二酸在化工、材料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我国是全球丁二酸主要的生产国,但面临出生产规模不大等问题。面对当今全球粮食安全形势紧张和石化资源不可持续,唯有在丁二酸及其衍生物的生产技术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克服制约丁二酸行业发展的问题,才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如果制约丁二酸行业发展的因素得到良好的解决,从长远来看,丁二酸应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且可以成为化工原料的大宗产品。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丁二酸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丁二酸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