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情感陪伴行业概述
AI情感陪伴行业是一个新兴的科技应用领域,专注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交互动,主要体现在通过虚拟角色实现的个性化对话与陪伴。这类应用允许用户与根据个人偏好定制或预设的AI角色交流,如名人、动漫、游戏角色,通过文字、声音等多模态交互方式营造沉浸式体验。技术上,AI情感陪伴应用依托于大型语言模型(LLM)、多模态AIGC等高级技术,使AI不仅能回应用户需求,还能在交流中展现出情感连贯性和个性化反馈。这些技术的迭代和算力基础设施的发展为应用的繁荣奠定基础。未来该行业预计将继续深入个人情感需求的满足,同时探索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如心理健康支持、个性化教育等,但伴随而来的隐私安全、伦理道德挑战亦不容忽视。为保障健康持续的发展,细化的伦理准则和技术监管将成为关键。
二、AI情感陪伴行业政策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包括AI情感陪伴领域。《人工智能法示范法2.0(专家意见稿)》中指出:避免过重合规负担影响人工智能产业的经营预期:重视人工智能开源发展,提出促进开源社区建设、制定专门合规指引明确责任减免规则等支持措施;构建知识产权创新规则。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AI情感陪伴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三、AI情感陪伴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AI情感陪伴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环节,主要包括技术研发与支持、数据资源和硬件设备。产业链中游主要涉及平台与应用开发和产品设计与整合。产业链下游为AI情感陪伴的应用场景和目标人群,包括心理健康与情感支持、娱乐与休闲、教育与培训、老年关怀、儿童陪伴与发展等。
2、产业链上游
AI芯片作为专门为人工智能计算设计的集成电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中国AI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中国AI芯片行业市场规模在2024年上涨至1412亿元。AI芯片行业市场规模的上涨为AI情感陪伴行业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
四、AI情感陪伴行业发展现状
作为首发经济代表之一,AI玩具及AI陪伴市场产品,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的持续发展,也在促进玩具产业的生态重塑,为传统玩具产业注入新活力创新性玩具的需求,也有助于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数据显示,中国AI情感陪伴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上涨态势,预计到2028年中国AI情感陪伴行业市场规模将上涨至595.06亿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自然语言处理和情感计算技术的提升,AI情感陪伴产品能够提供更加自然、流畅和富有情感的交互体验,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AIGC技术的发展使得AI情感陪伴产品能够生成更加丰富和个性化的内容,吸引了更多用户的关注和使用。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对情感陪伴的需求日益增加。AI情感陪伴产品能够为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情感支持和陪伴,缓解孤独感和压力。数据显示,中国AI情感陪伴行业渗透率快速上涨,预计到2028年,行业渗透率将上涨至13.12%。
五、AI情感陪伴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展,许多初创公司也纷纷进入AI情感陪伴领域,特别是在虚拟人、心理健康、社交陪伴等细分领域。这些公司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个性化的服务吸引用户,形成差异化竞争。目前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且进入壁垒及技术壁垒较高,市场中主要企业为实丰文化、汤姆猫、奥飞娱乐、星辉娱乐、盛天网络等。
2、重点企业
实丰文化于2023年12月推出原创IP飞飞兔一第三代GPT网络版智能玩具,融合了智能对话、早教益智等功能。此外,公司于近期与灵优智学(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AIGC智能玩具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智能玩具产品。根据公司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15亿元。
六、AI情感陪伴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AI情感陪伴行业竞争格局正趋于紧张;科技工作依托强大的AI技术和海量用户,在语音助手和智能家居等领域抢占先机;与此同时,专业企业与前沿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在虚拟人、心理健康、教育陪伴等细分领域提供个性化服务;此外,跨行业合作和产业融合进一步推动市场整合,促进用户需求老年陪伴延伸至年轻群体,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AI情感陪伴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AI情感陪伴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