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一号”浮空艇实现立体监测技术跨越

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近日,第二次青藏科考的科研团队在西藏鲁朗地区成功开展了“极目一号”浮空艇大气观测试验。通过多载荷协同观测,实现了浮空艇从单点采样到立体监测的技术跨越。

资讯64

试验中,“极目一号”浮空艇搭载了3大类共16型、总重量约200公斤的科学载荷,成功升空至海拔5500米高度。试验精准获取了大气组分、污染物分布、云三维微物理参数等关键科学数据,将为青藏高原研究提供核心数据支撑,助力深度解析高原气候环境变化规律,为这一带地区及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的动态监测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极目一号”浮空艇观测载荷是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任务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的多家研究机构联合研制。该浮空艇的核心优势集中在大载重能力、超长续航时长、强抗干扰性能及对复杂环境的高适应性上,可在恶劣工况下稳定执行观测任务。此次试验是在高原复杂环境中开展,浮空艇成功克服了多重影响,不仅要应对高原局地突发的强对流天气,规避气流紊乱对艇体稳定性的冲击,还需耐受高空零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从今年8月份开始到918日,试验已累计完成了29次升空飞行验证,覆盖不同高度层与气象条件,为后续技术优化提供了大量实测依据。

据了解,浮空艇自2017年起便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已在青藏高原的鲁朗、纳木措、珠峰、双湖、可可西里等核心区域先后开展系统性科学观测。通过搭载气象、环境、地质等多种科学观测载荷,浮空艇已经协助科研团队获取了海量高质量观测数据,有效推动了青藏科考领域的科研突破。

本文采编:CY
下一篇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利用专项基金在京成立

据介绍,设立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利用专项基金,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动员社会力量、合力公募资金、拓展业务范围的创新实践,旨在助力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科学保护、深入研究、价值挖掘和活化利用,并将旧址打造为激发爱国情怀、传播和平理念、汲取奋进力量的重要阵地。成立仪式现场开放捐赠通道,接受单位与个人的即时捐赠。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