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IM软件行业概述
1、定义及分类
近年来,设计理念与设计技术的发展带动工程设计领域进入“设计平台一体化、设计对象三维化、设计过程协同化、设计成果数字化”的新阶段,以BIM作为载体,能够将项目全生命期内的工程信息、管理信息和资源信息集成在统一模型中,打通设计、造价、施工、运维阶段分块割裂的业务。建筑信息模型(BIM)是指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BIM软件是指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创建、使用、管理的软件。目前市场上BIM软件产品繁多,基于软件功能,可以将其大致分类为平台类软件、工具类软件以及管理类软件三大类。
2、比较分析
BIM的核心理念是利用数字化技术,为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与传统的CAD建模对比,BIM能够体现三维结构,让各工种协同完成项目,具备较大优势。
二、BIM软件行业发展背景
1、政策环境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产业政策,将建筑业转型发展纳入国家政策规划体系,数字建筑成为政策布局焦点。在数字化浪潮下,我国建筑行业将进入转型升级期,数字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中国建造”规划布局中具有重要牵引和带动作用,同时也是新型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任务的重点板块,这必将推动BIM软件行业的发展。
2、社会环境
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支持产品研发的各个环节,涵盖产品设计、分析、模拟、制造等,帮助企业提升研发效率。在产品研发类工业软件中,常见的有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辅助分析(CAE)软件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BIM软件。目前国家政策正大力支持也推动工业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规模占比约为10%,市场规模接近384亿元。
三、BIM软件行业产业链
BIM软件产业链涵盖上游基础支撑、中游核心开发及下游应用场景三大环节。上游包括硬件设备、基础软件及数据采集技术,为BIM提供算力与数据底座。中游聚焦BIM软件研发,涵盖设计建模、协同平台、仿真分析等工具。下游应用于建筑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院、施工单位、业主及运维企业,实现从规划、施工到运维的数字化管理。
四、BIM软件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BIM软件市场规模
BIM技术在国外应用较早,自21世纪初,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陆续出台了BIM应用规划,例如美国总务署(GSA)在2007年即要求其投资的建设项目必须在设计阶段使用BIM。目前国外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BIM标准体系,BIM市场已经相对成熟。大型BIM软件开发商近年来还在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并购,从细分领域的逆向建模到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数据交换与协作等,从而满足大型建设项目、基础设施等日益丰富的BIM应用需求。2024全球BIM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3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约为14%,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工程量增长将为BIM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
2、我国BIM市场规模
BIM理念自2000年后进入中国,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积累,目前已经在国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同时国家发布了多项政策支持BIM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BIM技术及相关软件已经在行业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据统计2024年我国BMI整体市场规模达到了217.1亿元,2020-2024年CAGR约为16.2%。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BIM软件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五、BIM软件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
近年来,国内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市场快速增长,厂商数量增长较快,尽管厂商数量较多,但由于目前市场的细分程度较高,不同的细分市场领域有其相应的专业厂商,因此行业呈现出集中度较低的特点。BIM软件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平台型软件以国外厂商为主,国内企业多集中于项目管理及单点应用,软件底层多基于开源平台进行二次开发。
2、重点企业介绍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营建筑、市政、电力、地铁、工业厂房、桥梁等各类软件开发、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涉及设计、施工、管理等多个环节以及碳排放、绿色节能、国际化版本、AI智能应用等领域,专业为建筑、桥梁、市政等基础设施行业提供BIM标准化产品及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目前已成长为国内少数具有能力承担涵盖建筑物全生命期BIM功能软件研发的企业,2024年盈建科营收1.34亿元。
六、BIM软件行业发展趋势
1、BIM软件底层平台自主化
由国内企业开发自主可控的BIM软件底层平台是行业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的《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支持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三维图形平台的国产BIM软件的研发和推广使用”,通过自主开发BIM软件底层平台,可以有效解决现有BIM软件的相关问题,提升产品性能,确保数据安全,贴合国内行业用户实际需求,以及为用户提供更为完善的覆盖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解决方案。
2、BIM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应用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BIM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的融合应用(也称为“BIM+”成为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之一。通过不断融合新技术,可以进一步探索BIM的深度应用,从而推动行业的持续进步。
(1)BIM+物联网
单纯的BIM模型存在一定的“静态性”,即建筑信息模型建立后需要依靠人工测量方式对模型进行更新,无法支撑信息的即时性和准确性。通过借助物联网手段,以定位装置、各类智能传感器等感知层为基础,将分散、孤立、静态的现场数据转变为实时化、不间断的动态数据。以电力工程项目运营为例,通过物联网技术,结合前期设计阶段积累的三维设计模型等数据,可以搭建实时化的电力设施数字孪生模型,实现真实世界中电力设施运行情况在数字模型中的实时反映,极大提高运营维护效率。
(2)BIM+GIS
GIS技术与BIM技术的融合应用目前已经相对成熟。通过将建筑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结合,可以提高工程项目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性,提高施工效率。道亨软件的BIM设计系列软件即是BIM技术与GIS技术融合的代表之一,由于输电线路通常横跨区域广阔,通过导入真实地理信息数据,能够更加直观体现出工程所处环境,也能够更加合理的进行路径规划等。
(3)BIM+三维激光测量
三维激光测量是指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设备获取被测量目标的三维模型,通过将三维激光测量与BIM技术融合,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现有设施的逆向建模,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利用BIM技术进行运维工作需要先行进行三维建模所带来的前期投入较大且工作复杂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实际结果的扫描建模,可以与设计效果进行对比,对施工结果进行更为精准的评估,协助工程质量检查、工程验收等工作,并为后续运维工作提供模型支持。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BIM软件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BIM软件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