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大降价!天猫“618”放出近12万台iPhone15 1小时卖了15亿元
资讯
餐厅人气回暖,酒店/餐饮招聘再次位居增速榜之首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显示,受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影响,叠加春节消费需求释放,酒店/餐饮行业业务量迅速上涨,带动招聘需求快速上升。其中,酒店/餐饮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0%,排名各行业之首。2月10日发布的节后第二周报告中,酒店/餐饮招聘再次位居增速榜之首。
旅客运输量恢复至疫情前超七成,1月,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3977.5万人次,同比增长34.8%
民航旅客运输规模快速回升。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吴世杰介绍:1月,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3977.5万人次,同比增长34.8%。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9.5%、74.5%和72.9%,恢复水平较2022年12月分别提高26.1、39.0和5.7个百分点。
江苏省唯一省属煤电一体化大型能源实体企业苏能股份IPO拟发行约6.89亿股
2月17日丨江苏省唯一省属煤电一体化大型能源实体企业苏能股份披露招股意向书,拟发行股份约6.89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00%;初步询价时间为2023年2月21日,申购日期为2023年2月24日。
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热情高涨 2023年以来新增挂牌数同比增近3倍
2月17日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的热情持续高涨。2023年以来,仅1个半月时间新三板的新增挂牌企业数量已经达到51家,而2022年同期为13家,同比增长近3倍。
嵇少峰:为什么必须降低存量高息房贷利率?
过去畸高的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主要是作为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压降炒房行为工具出现的。调控的作用短期、即期生效,而带来的利率扭曲却是长期、不合理的。从利率风险定价角度看,住房按揭贷款尤其是我国银行业一直严控首付比的按揭贷款,其风险远远低于经营性抵押贷款,放眼全球也是这一规律
连续三月加量!央行二月份续作MLF4990亿,实现净投放1990亿元
2月15日,央行网站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5日开展499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30亿元7天期限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同此前保持一致,分别维持2.75%和2%。
电子不仅是粒子,而且是波——“魔角”石墨烯超导性成因揭示
据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领衔团队发现的新证据显示,当石墨烯偏转到某个精确角度时,可成为超导体,传输电能而不损失能量。量子几何在这种偏转石墨烯成为超导体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3年有色金属工业保持平稳运行,预计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全年可实现利润3000亿元左右
2023年有色金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望保持在5%至10%之间。铜铝等矿山原料进口将保持稳定或略有增加,但铝材出口增幅减缓是大概率事件。有色金属价格或呈稳中有降趋势。预计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润3000亿元左右。
2023年中国钙钛矿电池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
钙钛矿电池是光伏发电领域明星材料,属于第三代光伏电池技术。它是一种分子通式为ABX3的晶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特性,光电转换效率远高于晶硅电池,晶硅电池理论极限效率是29.4%,而单结钙钛矿是33.7%。
机器人“出圈”,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2021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10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成长壮大,工业机器人已在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普遍应用,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在教育、医疗、物流等领域大显身手,不断孕育出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2022下半年中国TMT企业IPO数量大幅上升至124起,融资额1335亿元
普华永道于2月15日发布了2022年下半年中国科技、媒体及通信行业(TMT)IPO数据。2022年下半年内地TMT企业IPO数量较2022年上半年的68起大幅度上升至124起;排除中国移动(56.6, 0.00, 0.00%)有限公司(融资额约人民币520亿元)在2022年上半年上市的影响,2022下半年融资总额由上半
游戏出海收入下降、第二增长曲线受阻,2023年游戏企业出海收入是否能转向增长?「图」
2月13日,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期间发布的《2022年中国游戏出海情况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73.46亿美元,同比下降3.7%,这是2018年来首次下降。
北矿检测将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2022年1月-9月营收7459.98万
2月15日消息,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告显示,北矿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3年2月16日起挂牌。
沈建光:从居民资产负债表看拉动消费政策
春节后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近期市场对高额储蓄能否带动消费反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背后折射出社会各界对年内消费复苏寄予厚望。在上一篇FT中文网专栏文章《展望2023:降低高储蓄率能否促消费?》中,笔者提出去年积累的高储蓄主要来自新房销售减少、理财等资产回
多地推进绿色转型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空间可观
2023年以来,多地不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在环保、新能源等领域,一揽子扶持政策接续推出,一大批重大工程竞相落地,促使产业发展“含绿量”和经济发展“含金量”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