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粮食生产优势分析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亚麻、甜菜、烤烟等经济作物的主产区,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在中国,每9碗米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黑龙江是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倍左右。黑龙江粮食生产有自然优势,经济优势和区域优势等。
黑龙江粮食生产的主要优势分析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及种植面积
近年来,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为14215千公顷,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增至14338千公顷。
2011-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统计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70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的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培育了绥粳18、东农252等一大批优良品种,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大豆垄三栽培等高产模式,创建370个现代农业科技园,建成了千公里科技示范带。2018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7.1%,比2002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比目前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
在农业科技的支持下,黑龙江粮食产量始终全国领先,并逐年提高,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达到7503万吨,粮食商品量和调出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5倍,粮食增量占到全国增量的1/8,实现“十五连丰”,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分别占全国的1/9、1/8和1/3。
2011-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统计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粮食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从单位面积产量来看,2015年以来,黑龙江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逐年下滑,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降至5233公斤/公顷。
2011-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统计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前景展望
黑龙江省作为国家最大的“粮仓”之一,对国家粮食安全负有重要责任,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是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
从近些年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数据来看,可以看出技术进步是粮食单产增长的主要影响因子。而且从长远看,在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增长,不可能一直依赖于生产要素投人的扩张,所以技术进步将是未来粮食单产增长的核心动力。
因此需要政府在优良品种和新栽培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普及方面给予财政上的更大支持。重点开展专用玉米、优质大豆和绿色水稻的高产品种、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机械化装备的改良研发推广及普及。通过加大对粮食生产的科技投人和技术扶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以推进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改变目前优质品种产量低、栽培技术粗放和不配套问题,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三重目标,促进粮食生产的持续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