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及中国生物可降解塑料发展现状,政策升级行业迎来发展重要契机「图」

一、生物可降解塑料概述

按照降解方式的不同,塑料可分为不可降解塑料和可降解塑料,其中可降解塑料按降解方式分类可分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光生物降解塑料。根据原材料来源不同,生物降解塑料又可分为生物基生物降解塑料和石油基生物降解塑料,生物基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酯(PHA)等;石油基生物降解塑料包括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聚己内酯(PCL)等。

主要生物降解塑料性能及用途比较

主要生物降解塑料性能及用途比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生物降解塑料指在自然界下通过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藻类等)的生命活动,在180天内完全转化成CO2和H2O的高分子材料。从产业链来看,生物可降解材料上游包括淀粉、纤维素、乳酸、1,4-丁二醇、己二酸、对苯二甲酸等原材料,下游则应用于食品和快递包装、医疗、农业、汽车、电子行业、日用品等领域。

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链结构图

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链结构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发展现状

传统石油基塑料制备的一次性包装材料使用完毕后多被废弃,由于较难降解,给生态环境治理造成了很大难度。可降解塑料的全球推广是一个大趋势,包装领域是生物可降解塑料产能主要集中领域,2019年软包装和硬包装在全球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产能结构中分别占据31%、22%的比重。

2019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产能结构

2019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产能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全球各国家政策推动以及民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保持持续增长趋势,2018年全球降解生物塑料需求约为36万吨(11亿美元),整体全球可降解塑料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2012-2018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

2012-2018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国内生物可降解塑料发展现状

中国是全球唯一可以生产全种类生物降解塑料的国家,2018年国内各类生物降解塑料产能45万吨,合计年产量为13.5万吨,产能利用率较低仅为30%,主要生产企业包括金发科技、武汉华丽、金晖兆隆等,其余供应商规模普遍偏小,产能分散。

2012-2018年中国生物可降解塑料产能产量

2012-2018年中国生物可降解塑料产能产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较高的技术壁垒,生物降解塑料产品售价较高,可降解塑料在国内的应用整体上呈现“叫好不叫座”的状况,2018年国内生物降解塑料需求为4.2万吨,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化进程缓慢,需求尚未打开,大部分生物降解塑料用于出口。

2012-2018年中国生物可降解塑料需求量

2012-2018年中国生物可降解塑料需求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生物可降解塑料发展推动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

2020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颁布,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思路,提出塑料污染治理分阶段的任务目标,在2025年,完善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对不可降解塑料逐渐禁止、限制使用,可降解塑料迎来发展重要契机。

我国可降解塑料相关政策

我国可降解塑料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居民环保意识的大幅提高

随着近些年公民素质的提高和政府的引导宣传,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大幅提高,为未来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提供了发展机遇。2018年4月,全国首个外卖送餐盒团体标准在上海发布,在餐具标准中推广使用纸质餐具,在送餐袋标准中,提供了纸袋、可降解袋、纺织品袋三种选项以替代传统的塑料袋。

3、一次性塑料餐具市场体量庞大

“懒人经济”和“快节奏生活”促进了互联网餐饮外卖的迅猛发展,塑料包装及一次性餐具市场体量巨大,是未来可降解塑料最大的应用领域,以一次性餐盒为例,目前市场上的外卖餐盒主要有四种,分别是PS材质打包盒、PP材质打包盒、纸质打包盒和可降解餐盒。2018年我国外卖订单量超过110亿单,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约176万吨,未来有望逐步被环保降解材料替代。

本文采编:CY344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生物可降解塑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生物可降解塑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主导企业关键性数据分析、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投资商机与战略研究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