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亿,较2018年底增长3391万,占网民整体的88.8%。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纪录片等节目样态呈现井喷式发展,节目数量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在线视频市场规模约1249.5亿元,全国视频内容市场规模约为2016.8亿元,在线视频市场规模已经远超传统电影行业(2018年全国票房609.76亿元),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网络视频在流量入口、用户粘性等方面优势突出。网络视频不仅受众广泛,且具有天然用户粘性优势,用户使用时长与深度,皆处于优势地位。根据2018年中国网络视听服务协会调研数据显示,41%用户每天都会看网络视频节目,每周使用3天以上的用户占比达50.8%;网络视频APP用户黏性高,仅次于微信、QQ等即时通信应用。
网络视频节目收看频率情况

互联网泛娱乐领域,短视频流量增长一枝独秀,占移动互联网使用时长比例,已超过在线视频。短视频用户时长占移动互联网比例持续增加,成为移动互联网时长增长的绝对高速引擎。根据QuestMobile数据,从2019年6月移动互联网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量看,泛娱乐内容仍是时长增长主要来源,尤其短视频行业贡献近七成整体时长增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长增长主要拉动力。
上海高度重视网络视听产业。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以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为核心,区域特色产业园区(张江、金桥、静安等)为支撑的网络视听产业格局。以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为例,已集聚了超过1100家企业,其中70%以上的落户企业为从事网络视频、影视动漫、网络游戏、技术研发、信息服务等新兴文化的企业。
据统计,目前上海网络影视内容出品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除了视频领域,还有“耳朵经济”——从最早创立的蜻蜓FM到紧随其后迅速壮大的喜马拉雅,再到国有广播的转型产品阿基米德,这3家沪上音频网站占据了全国音频行业超过80%的市场份额,让上海牢牢坐稳全国网络音频战略中心的位置。
网络视听让曾经只有走进剧院才能体验的现场演出,跃入“云端”。而“直播”技术的日益成熟,让文化演艺同样全新的消费模式。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风靡全球的NTLive项目(高清戏剧现场放映)首次登陆“青创周”,带来了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三部作品《哈姆雷特》《耶尔玛》《无人之境》。跟随着摄像机,观众仿佛穿越到了不同的剧场空间欣赏演出。
通过网络视听企业与科技、演艺、教育、电商、旅游、金融等产业的紧密合作、多元互动、增强协同,逐渐形成了“网络视听+” 产业生态圈,未来更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