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组织在概念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慈善组织以贫困救助作为主要的工作的机构,另一种是慈善组织以贫困救助为主要工作的机构。此外,还有以造福人类为工作的组织机构。慈善组织的根本目的就是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这样才能很好地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从而充分保障其基本生活,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慈善组织最根本的宗旨是为弱势群体提供一切帮助和服务,主要特点表现为非政府性、非营利性以及自愿性。慈善组织存在的形式很多,可以是社会团体的存在形式,也可以是基金会的存在形式。人们认为慈善组织只是单纯的提供一些捐赠的组织机构,主要是对外部进行捐赠。我国社会慈善事业不断发展,慈善事业不但是一种捐助行为,还和社会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内地接收国内外款物捐赠共计1439.15亿元,较2017年小幅下降4.05%,捐赠额占GDP总量比例为0.16%,人均捐赠103.14元。
2011-2018年我国慈善捐赠总额统计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慈善捐赠结构分析
从捐赠结构来看,2018年全国接收现金捐赠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7.83亿元,占全年捐赠总量的70.03%。
2018年我国慈善捐赠结构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度,慈善捐赠的主力依然是企业,但由于药企捐助药品出现百亿规模的缩水,尽管其他行业的企业捐赠量有所增长,但仍未能弥补与上年的差距。2018年,我国企业捐赠共890.84亿元,占社会捐赠总量的61.89%,比2017年下降7.53%。
2018年我国不同类型主体捐赠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慈善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三、企业及个人慈善捐赠情况分析
2018年我国大多数行业的企业均参与了捐赠。其中,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综合类,采矿业等行业的企业捐赠量最多,依次排在前5位,占企业捐赠的比重分别为27.01%、26.82%、12.81%、9.62%和4.42%。
2018年我国企业捐赠金额TOP10(万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慈善捐赠是个人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这种责任不是份外的德行,而是个人自觉自愿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人捐赠是衡量公民社会发育度的重要指标。2018年,中国内地的个人捐赠共360.47亿元,同比增长3.24%,仅次于2008年汶川地震的捐赠金额,个人捐赠占总量比重也处于近年最好水平,保持稳步增长的后劲。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含港澳特区)捐赠过亿元的个人或家族共32个,捐赠总额为150.85亿元;排在前100位的个人捐赠达172.38亿元,占个人捐赠总量的47.82%。
2018年我国个人捐赠金额TOP10(万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