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投资基金是一大类概念,国外通常称为风险投资基金(Venture Capital)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般是指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或准股权投资,并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期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
根据目标企业所处阶段不同,可以将产业基金分为种子期或早期基金、成长期基金、重组基金等。产业基金涉及到多个当事人,具体包括:基金股东、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以及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服务机构,其中基金管理人是负责基金的具体投资操作和日常管理的机构。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产业投资基金相关概述
1.1 产业投资基金的基本介绍
1.1.1 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
1.1.2 产业投资基金的起源
1.1.3 产业投资基金的分类
1.2 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要特征
1.2.1 投资对象
1.2.2 投资方式
1.2.3 投资过程
1.2.4 资产流动性
1.2.5 基金形态
1.2.6 募集方式
1.2.7 投资目的
1.3 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3.1 必要性分析
1.3.2 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2015-2019年国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分析
2.1 国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综述
2.1.1 发展特点
2.1.2 运作模式
2.1.3 投资对象
2.1.4 退出机制
2.2 国外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
2.2.1 组织形式
2.2.2 资金来源
2.2.3 发展模式
2.2.4 政府角色
2.2.5 经验借鉴
2.3 美国产业投资基金
2.3.1 市场结构
2.3.2 发展进程
2.3.3 监管体系
2.4 日本产业投资基金
2.4.1 发展历程
2.4.2 运作模式
2.4.3 差异比较
2.5 国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经验总结
2.5.1 美国经验
2.5.2 日本经验
2.5.3 欧洲经验
2.5.4 以色列经验
第三章2015-2019年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分析
3.1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综述
3.1.1 设立状况
3.1.2 发展特点
3.1.3 规模扩张
3.1.4 市场结构
3.1.5 发展形势
3.2 2015-2019年中国VC/PE市场基金募资状况
3.2.1 2017年VC/PE募资规模
3.2.2 2018年VC/PE募资规模
3.2.3 2019年VC/PE募资规模
3.2.4 2019年VC/PE募资规模
3.2.5 2019年VC/PE募资形势
3.3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发展模式分析
3.3.1 政府背景型产业基金
3.3.2 机构背景型产业基金
3.3.3 产业背景型产业基金
3.4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问题分析
3.4.1 产业基金存在的主要问题
3.4.2 产业投资基金面临困境
3.4.3 产业投资基金发展阻碍
3.5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对策探讨
3.5.1 促进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措施
3.5.2 产业投资基金综合发展战略
3.5.3 产业投资基金应由市场主导
3.5.4 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策略建议
3.5.5 产业投资基金运行机制选择
第四章2015-2019年风险投资基金分析
4.1 风险投资基金的介绍
4.1.1 风投基金的作用及发行方法
4.1.2 风险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
4.1.3 中国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模式
4.1.4 中国风险投资基金的融投资效率
4.2 国外风险投资基金发展规模
4.2.1 全球风投市场交易规模
4.2.2 欧洲风投行业发展规模
4.2.3 美国风险投资基金规模
4.2.4 亚太地区风投市场规模
4.2.5 以色列风投基金融资规模
4.3 中国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综述
4.3.1 风险投资发展进程
4.3.2 风险投资市场机遇
4.3.3 风投企业竞争格局
4.3.4 产业资本发力风投
4.3.5 民营风投快速发展
4.4 2015-2019年中国创业投资基金发展规模
4.4.1 2018年创业投资基金募资规模
4.4.2 2019年创业投资基金募资规模
4.4.3 2018年创业投资基金市场特点
4.4.4 2019年创业投资基金募资规模
4.4.5 2018年创业投资基金市场热点
4.4.6 2019年创业投资基金募资规模
4.5 中国风险投资基金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4.5.1 供给系统存在的问题
4.5.2 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
4.5.3 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
4.5.4 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策略
第五章2015-2019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分析
5.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本概述
5.1.1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定义
5.1.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分类
5.1.3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属性
5.1.4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筹集方式
5.2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概况
5.2.1 市场发展历程
5.2.2 市场特征现状
5.2.3 市场发展环境
5.2.4 多元退出方式
5.3 2015-2019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分析
5.3.1 市场发展现状
5.3.2 市场投资规模
5.3.3 行业投资分布
5.3.4 区域投资分布
5.3.5 市场退出渠道
5.4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的法律分析
5.4.1 国外监管经验
5.4.2 中国监管实践
5.4.3 法律风险分析
5.4.4 市场监管路径
5.5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5.5.1 市场亟待完善
5.5.2 人才缺口严重
5.5.3 退出渠道不足
5.5.4 未来发展思路
5.5.5 市场优化措施
5.5.6 完善市场结构
第六章2015-2019年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与退出分析
6.1 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要素介绍
6.1.1 基金组织形式
6.1.2 基金注册地
6.1.3 基金投资方向
6.1.4 基金规模与存续期
6.1.5 基金到期后处理方式
6.1.6 发起人认购比例
6.2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
6.2.1 公司型
6.2.2 合伙型
6.2.3 契约(信托)型
6.2.4 不同组织形式的比较分析
6.3 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的创建与运作分析
6.3.1 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的发起设立
6.3.2 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的职责
6.3.3 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的治理结构
6.4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解析
6.4.1 现有产业投资基金的运行模式
6.4.2 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模式的比较分析
6.4.3 创建产业投资基金及管理公司的模式选择
6.5 产业投资基金运作中的风险及管控措施
6.5.1 流动性风险
6.5.2 市场风险
6.5.3 经营管理风险
6.5.4 投资环境风险
6.5.5 市场交易风险
6.5.6 道德信用风险
6.5.7 风险控制对策与方法
6.6 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探究
6.6.1 公开上市
6.6.2 公司或创业家本人赎买
6.6.3 公司变卖给另一家公司
6.6.4 产权交易市场退出
6.6.5 寻找新的投资人
6.6.6 买壳上市或借壳上市
6.6.7 较长时期内持有创业企业的股份
第七章2015-2019年分领域产业投资基金分析
7.1 文化产业
7.1.1 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环境
7.1.2 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重要性
7.1.3 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规模
7.1.4 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地区分布
7.1.5 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行业分布
7.1.6 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特点
7.1.7 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建议
7.1.8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创新研究
7.2 旅游产业
7.2.1 发展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具有重要意义
7.2.2 中国发展旅游产业投资基金面临的有利因素
7.2.3 陕西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成立
7.2.4 贵州旅游产业投资基金获国家批复
7.2.5 桂林成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分析
7.2.6 吉林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启动
7.2.7 河北与海航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
7.2.8 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建议
7.3 房地产业
7.3.1 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定义及特征
7.3.2 美国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状况
7.3.3 我国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过程
7.3.4 中国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建议
7.4 农业
7.4.1 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四大意义
7.4.2 我国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募集方式
7.4.3 我国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形式
7.4.4 我国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管理方式
7.4.5 我国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交易方式
7.4.6 我国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
7.4.7 北京农业投资基金看好澳乳品行业
7.4.8 江西首家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成立
7.4.9 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对策建议
7.5 铁路行业
7.5.1 铁路产业建立投资基金的重要意义
7.5.2 我国铁路发展基金正式设立
7.5.3 我国铁路产业投资基金面临的瓶颈
7.5.4 我国铁路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思路
7.5.5 我国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的补偿政策
7.6 船舶产业
7.6.1 中国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概况
7.6.2 制约我国船舶产业投资基金的瓶颈
7.6.3 我国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策略
7.7 新能源产业
7.7.1 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
7.7.2 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
7.7.3 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融资模式
7.8 其他行业
7.8.1 医疗产业投资基金
7.8.2 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7.8.3 交通产业投资基金
7.8.4 海洋产业投资基金
第八章2015-2019年产业投资基金所属行业区域发展状况
8.1 华北地区
8.1.1 北京设立我国首支航天产业投资基金
8.1.2 首只政府绿色合作产业投资基金在京问世
8.1.3 河北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动态
8.1.4 山西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启动
8.1.5 内蒙古能源产业基金发展浅析
8.2 东北地区
8.2.1 辽宁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动态
8.2.2 吉林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动态
8.2.3 吉林省将设立云计算产业投资基金
8.2.4 吉林市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条件及建议
8.2.5 大连金州新区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8.3 华东地区
8.3.1 山东首只省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揭牌
8.3.2 烟台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起成立
8.3.3 安徽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8.3.4 浙江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思考
8.3.5 福建产业投资基金运营动态
8.3.6 江苏成立沿海产业投资基金
8.3.7 苏州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成立
8.3.8 江西发起首只省级铁路产业投资基金
8.4 华中地区
8.4.1 财政部注资湖南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
8.4.2 湘潭启动股权产业投资基金
8.4.3 湖北北斗产业投资基金成立
8.4.4 河南首个国字号产业投资基金成立
8.4.5 河南铁路产业投资基金获批
8.4.6 河南产业投资基金机制的构建研究
8.5 华南地区
8.5.1 广州城市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设立
8.5.2 广西北部湾产业投资基金启动
8.5.3 海南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获批复
8.6 西南地区
8.6.1 重庆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迅速
8.6.2 四川拟设立信息安全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8.6.3 云南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迅速发展
8.7 西北地区
8.7.1 宁夏启动中阿产业投资基金
8.7.2 陕西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运营
8.7.3 青海首个科技产业投资基金启动
8.7.4 甘肃设立省级旅游产业投资基金
8.7.5 新疆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九章产业投资基金中的政府定位与行为分析
9.1 政府与产业投资基金研究
9.1.1 政府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必要性
9.1.2 政府介入产业投资基金的经济理论基础
9.1.3 各国政府与产业投资基金关系的经验借鉴
9.2 不同类型产业投资基金中的政府职权剖析
9.2.1 具有明显地域性质的产业投资基金
9.2.2 具有明显行业性质的产业投资基金
9.2.3 没有任何限制的产业投资基金
9.3 政府在产业投资基金中的职能定位
9.3.1 参与角色分配
9.3.2 运作模式控制
9.3.3 社会职能承担
9.3.4 我国政府的定位选择
9.4 政府在产业投资基金具体环节中的作用
9.4.1 在组织模式环节的立法作用
9.4.2 在筹投资环节的间接作用
9.4.3 在退出机制环节的培育资本市场作用
第十章2015-2019年产业投资基金行业的政策分析
10.1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立法综况(AK ZJH)
10.1.1 产业投资基金的立法进程
10.1.2 产业投资基金的立法焦点
10.1.3 民营资本的准入问题
10.2 2015-2019年产业投资基金相关政策制定实施情况
10.2.1 监督管理办法
10.2.2 市场培育政策
10.2.3 产品转让规范
10.2.4 国企投资管理
10.3 2015-2019年产业投资基金相关产业政策背景
10.3.1 新三板扩容
10.3.2 鼓励创新创业
10.3.3 税收政策调整
10.3.4 会计投资准则
10.4 2015-2019年地方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相关政策
10.4.1 河南省
10.4.2 山东省
10.4.3 广州市
10.4.4 深圳市
10.4.5 杭州市
10.4.6 银川市
10.4.7 泉州市
10.5 政府制定产业投资基金政策的建议
10.5.1 完善产业政策
10.5.2 加强制度建设
10.5.3 反垄断角度政策制定
图表目录
图表1 国际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三种典型模式
图表2 美国产业投资基金市场结构图
图表3 美国产业投资基金演变进程表
图表4 美国的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图表5 我国部分产业投资基金及其融资结构
图表6 中国已经试点的十支产业投资基金及规模
图表7 2015-2019年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募资基金数量
图表8 2015-2019年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募资基金规模
图表9 2019年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募资完成基金不同类型数量比例
图表10 2019年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募资完成基金不同类型规模比例
更多图表见正文……
研究方法
报告研究基于研究团队收集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竞争格局、进出口、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判,助力企业商业决策。
数据来源
本公司数据来源主要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相结合,本司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的内控体系,分析师采集信息后,严格按照公司评估方法论和信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测算获得相关产业研究成果。
一手资料来源于我司调研部门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采访对象涉及企业CEO、营销总监、高管、技术负责人、行业专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相关投资机构等。市场调研部分的一手信息来源为需要研究的对象终端消费群体。
二手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相关行业新闻、公司年报、非盈利性组织、行业协会、政府机构、海关数据及第三方数据库等,根据具体行业,应用的二手信息来源具有一定的差异。二手信息渠道涉及SEC、公司年报、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WIND数据库、CEIC数据库、国研网、BvD ORBIS ASIA PACIFIC数据库、皮书数据库及中经专网、国家知识产权局等。
售后服务
华经产业研究院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您的反馈均1个工作日内快速回应,及时解决您的需求。
版权提示
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