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金九”,我国整体车市销量下滑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
截至9月,我国整体车市销量已连续15个月下滑。不止如此,一路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已连续三个月出现负增长。
7月是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个月,同时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两年来首现负增长的月份。“公司旗下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原因是,受新能源补贴大幅退坡影响较大”,国内多家上市车企披露的三季报中这句话被频繁提及。
2019年9月,我国新能源车产量为8.9万辆,环比增长2%,销量为8.0万辆,环比下降6.5%。新能源车销量环比下降主要系行业持续消化补贴退坡影响。预计未来3个月新能源车产销有望逐月回升,主要系2020补贴退坡,新车型推出以及车企优化经销商库存结构。
2019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

资料来源:汽车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按照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要求,6月25日补贴过渡期后,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的不仅不能再享受地方政府提供的补贴,国家补贴也减少超50%。这预示着,6月25日后,消费者要购买新能源汽车或许价格更贵。
受此影响,众多权衡购买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车的车主,最终选择了燃油车。此外,补贴新政过渡期结束前,有大量消费者提前购买新能源汽车,消费力提前透支,也使得7月后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乏力。
2018年《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指出其他类型新能源汽车申请财政补贴的运营里程要求调整为2万公里,车辆销售上牌后将按申请拨付一部分补贴资金,达到运营里程要求后全部拨付。2018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规模下滑明显,2019年补贴规模降至383亿元。
2014-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总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事实上,新能源补贴逐步退出对于车企和消费者来说是早已知道的既定事实。此次新能源补贴进入退出倒计时,让一些还能获得更多补贴的消费者选车时更理性。接下来,除一些限行、限购城市,消费者会更多地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考虑更多的应该会是车辆的性价比、充电便利性,而不是哪款车补贴多。
这也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因新能源补贴带来的高增长之势或将逐步放缓,新能源车市将在补贴退出中迎来拐点。
按照相关规定,2020年后,我国新能源补贴将全部退出,新能源车市将由政策驱动进入市场驱动。回归市场后,消费者考察更多的是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和性价比。车企想要赢得市场,不仅要努力提升新能源核心技术,更要了解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不可否认,新能源补贴政策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和接受新能源汽车。眼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稳居全球第一,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而伴随着补贴的逐步退坡,车市回归靠产品说话时,消费者也会采取货比三家的方式,选出最适合的车型。如,消费者对购买车辆的选车标准,包括车辆外形设计、舒适度、智能化程度、续驶里程、安全性、服务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健全的充电基础设施做配套,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关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46.6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27.1万台、直流充电桩19.5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549台。不过,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国内充电桩布局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少数城市,其他多数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并不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对那些新能源汽车还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来说,下不了决心购买新能源车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充电不方便,还存在里程焦虑。也正因如此,国家财政补贴开始由对新能源汽车补贴转向扶持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财政补贴退出,加上国外车企新能源产品加入,将给国内新能源车企带来危机感和紧迫感。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也将给新能源车市带来新一轮“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