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己酮行业概况
环己酮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纯苯、动力蒸气与氢气等原料。绝大部分环己酮生产企业是为其内部己内酰胺或己二酸生产装置提供原料或中间产品。
环己酮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环己酮一共3种工艺,按原料分,环己酮生产有苯法和苯酚法之分,而苯法又有环己烷法和环己醇法之分。目前主要用环己烷氧化化和环己醇脱氧法。环己烷氧化法占主流。
环己烷氧化工艺为国内外己二酸主流生产工艺,国内厂家除唐山中浩和海力集团等部分环己酮装置外,全部采用此工艺,但该工艺存在着收率低、副产物多、三废排放量大、安全要求高等问题。
环己烷法/环己醇法主要物料消耗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其中环己烷法中只有75%-80%的原料苯转化成环己酮,剩余的苯则在环己烷氧化过程中生成一定数量的副产物,这些副产物难以回收,最后被用碱加以中和后再进行焚烧处理。其中燃气年耗量1600万m3,年耗碱量为1.5万吨。而环己醇法可以将99.5%转化为环己酮和环己烷,其中环己酮的量可达到80%以上,并且消耗的氢和碱均比环己烷法少了很多。
环己烷法/环己醇法主要产品组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环己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产量方面,据统计,截至到2018年中国环己酮产量为295万吨,同比增长10.1%。
2012-2018年中国环己酮产量及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产能方面,据统计,截至到2018年中国环己酮产能为370万吨,同比增长8.2%。
2012-2018年中国环己酮产能及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国内生产装置的分布来看,目前绝大部分环己酮生产企业是为其内部己内酰胺或己二酸生产装置提供原料或中间产品,2018年中国己二酸产能为256万吨,己内酰胺产能为379万吨。
2012-2018年中国己二酸与己内酰胺产能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环己酮上游与己二酸上游一样,构成略有差别,传统环己酮工艺路线的成本构成,纯苯占比53%;动力蒸汽占比27%,氢气成本占比10%;单耗分别约1.02吨纯苯、7.45吨蒸汽、0.075吨氢气;
传统环己酮工艺路线的成本构成(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受人民币贬值影响,已内酰胺下游企业新增产能远高于己内酰胺新增产能,主要下游产品锦纶纺丝出口量较上年增长明显需求支撑明显。
中国己内酰胺下游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进口情况,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中国环已酮及甲基环已酮进口量为5871吨,进口额为8380千美元。
2019年1-6月中国环已酮及甲基环已酮进口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出口情况,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中国环已酮及甲基环已酮出口量为14337吨,出口额为1953.3万美元。
2019年1-6月中国环已酮及甲基环已酮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进口来源国来看,2019年上半年从日本进口占比69.39%,台澎金马关税区进口占比25.95%,比利时与美国进口占比1.94%与1.04%,其他国进口占比1.69%。
2019年H1中国环己酮进口来源国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出口国来看,2019年上半年,出口最高的是印度,占比28.41%,第二是印度尼西亚,出口占比13.38%,其次是日本,出口占比9.7%。
2019年上半年中国环己酮出口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环己酮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三、中国环己酮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目前国内环己酮生产主要企业为鲁西化工、兰花科创等,鲁西化工环己酮-己内酰胺-尼龙6产业链:20万吨/年已内酰胺以及7万吨/年尼龙6,具有新的环己醇法工艺优势以及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具有较强的成本竞争力;兰花科创己内酰胺产销量10万吨;2017年-2018年兰花科创己内酰胺吨毛利分别为1700元、2900元,相对于行业处于较好的盈利水平;
国内主流环己酮厂家产能、开工及配套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环己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纯苯
由于目前己内酰胺市场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整体供应仍不及下游需求,市场价格维持高位运行,整体走势主要由供需引导,原料纯苯价格走势与己内酰胺走势仍有一定关联性,但对市场价格走势的影响有限,己内酰胺由于在纯苯下游需求占比不高,对纯苯市场价格带动效果也不明显。
2、己内酰胺
由于目前国内部分厂家仍无环己酮配套装置或存在一定需求缺口,而目前市场环己酮厂家外卖量仍不及高峰期己内酰胺市场需求量,从而导致近两年环己酮价格稳步上行,居高不下,随着后期部分环己酮新增产能的投放,部分需外采环己酮厂家成本压力或将减小,而己内酰胺新增产能基本为联产装置,己内酰胺市场需求对环己酮市场价格走势产生较大影响,己内酰胺厂家环己酮外采量将在环己酮需求和价格走势方面维持主导作用。
环己酮市场在经历了上半年的高利润之后,下半年基本维持在1000元/吨左右水平运行,由于后期市场价格仍存看空预期,环己酮厂家利润或将进一步萎缩。纯苯市场价格变动空间有限,加之后期环己酮市场将面临需求和新增产能增加双重利空影响,如进入“金九银十”后需求面不能迎来实质性增加的话,环己酮市场将难以再有高利润行情。
综合来看,纯苯外盘方面,亚美价差持续缩小,加上欧美苯乙烯价格下跌,恐后期开工负荷或受影响,进而影响纯苯需求。而国内方面,下游需求疲弱,导致整体采购热情不高,上期库存虽有下降,但考虑随着亚美窗口的缩小,后续到货会陆续增加,进而拖累行情回暖。但考虑目前中石化库存压力不大,整体挂牌价下调预期不高,对市场仍有一定托底作用;重庆华峰20万吨/年和威名石化15万吨环己酮装置计划将于月底投放,市场流通量将大幅扩张,现货价格市场竞争加剧,国内环己酮市场或将进入低利润成本竞争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