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步伐加快,预计2025年5G渗透率将达90%以上「图」

在现在4G网络依然很流行的时代,与3G相比,4G网络可以说是快了很多,静态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G,因为其超快的传输速率,人们在手机上实现的功能也是越来越多,并且我国自主研发的网络制式也已经成熟,基站超过了132万个,覆盖人口达到了12亿,还在其他国家开通了漫游服务,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路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移动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出现了移动WiFi,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覆盖范围太小,不是任何地方都有,并且现在的移动流量十分贵,速度也不稳定,所以大家都开始期待5G的到来。

未来随着5G标准的逐步确定、商用步伐的加快以及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5G应用必将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用户规模来看,2021年前后将是中国5G行业的爆发期,而2022年有望成为中国5G用户增长最快的一年;到2024年,中国5G用户规模有望突破10亿人;2025年前后,5G用户速渗透将达到90%以上。

2020-2030年中国5G用户规模预测

2020-2030年中国5G用户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微信批量发送视频、统一下载APP更新,在每秒约800兆的下行速率下,瞬间完成。“十一”假期,喜欢尝鲜的电信玩家林先生,以用户身份体验了把5G。可是,在最初一个多小时的兴奋之后,他却有了新的疑问——5G的高速率还能用在哪儿?

1秒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后,在手机上观看与4G没太大差别。至于依赖高速率的电竞、大型手游,并不是每个人都要玩。林先生的感受,道出了一些5G体验用户的心声。

自6月工信部发放5G商用牌照以来,消费者对5G的热度持续升温。截至10月11日,三大电信运营商收到5G商用预约用户总数已破千万。尽管目前已经有11款5G智能手机上市,三大运营商也在紧锣密鼓地搭建5G网络,但鉴于真正能把5G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特性发挥到极致的SA独立组网网络和终端,到明年才能体验,很多用户还是暂时压抑了尝鲜的念头。就连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新闻发布会上也坦言,他目前用的还是4G手机。

作为万物互联、改变社会的重要技术手段,5G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但目前主打的5G应用,要么看上去并不新鲜,依托4G也可以部分实现;要么太过高大上,离普通消费者似乎有点远。对于5G的应用场景,专家给出的判断是“二八定律”——80%用于物与物的通信,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等,20%的应用是对现有4G应用体验的升级和深度挖掘,如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智能家居等。这一业界公认的判断,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消费者的疑虑——我为什么要升级到5G?

任何一项新技术,商业化的过程都是渐进式的,不仅需要技术本身的完善,基础设施的完备与产业链的成熟同样不可或缺。5G也不例外。从标准上看,旨在完善包括5G—V2X(车与外界信息交换)、高可靠、专网、行业局域网等场景的R16标准预计明年3月才能完成。从网络上看,由于高频段穿透性差,基站建设难度大,完善5G网络覆盖也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从产业链看,兼容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的5G终端,目前只有华为一款。更重要的是应用,5G就像一条超宽、不限速的高速公路,路建得再好,也要有车跑,这个“车”就是基于5G特性的应用。而应用的创意开发、体验的完善,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想象力和创新力,其中,消费者的选择占主导作用。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14年4G商用初期,运营商描绘的4G潜在应用场景。当时,被寄予厚望的也是依赖传输速率的视频类应用,比如,4G套餐中包含的可视电话。但是,谁能预见到,可视电话没有多少人用,倒是微信视频通话成了潮流?同样,行业普遍预测,依托4G的手机直播会改变新闻媒体的采编方式,但谁能预见到,真正火起来的是网红直播平台和抖音等小视频分享平台?没有预料到的还有移动支付逐步取代信用卡和现金、火爆的外卖平台、方兴未艾的共享出行……

如同4G商用之初那样,5G的好现在也许还没想到。任何一项新技术,商业化的过程都是渐进式的。消费者对5G多些耐心,信息通信产业对5G应用多些想象,互联网和传统产业对5G的融合应用多些探索、多些尝试,全社会对5G发展多些理性、多创造一些良好的发展环境,5G改变社会的那一天就会更早到来。

5G
本文采编:CY349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广东省5G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广东省5G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主要包括产业区域市场分析、重点企业研究、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总结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