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黑热病发病数、死亡人数及流行特征分析「图」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亲内脏的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巨噬细胞内所致,由双翅目昆虫白蛉叮咬人体传播。人体感染该病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90%以上的患者2年内将因合并感染其他疾病等而死亡,因此危害较严重。黑热病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地中海盆地的60余个国家或地区。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病毒活疫苗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在我国,黑热病曾流行于16个省(市、自治区)(均位于长江以北地区),1950年全国患者约为53万例。新中国成立后经大规模积极防治,黑热病在我国的大部分流行区得到了控制。但由于其流行因素复杂,目前在我国西部的新疆、甘肃、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自治区)的60余个县(区)仍有该病的流行或有散在病例发生。引起黑热病的利什曼原虫主要寄生于被感染者的脾、肝、骨髓和淋巴结等部位,可有脾(肝)大、长期不规则发热、贫血等临床表现,但这些临床表现并非为黑热病独有,往往易引起误诊而延误治疗,因此迫切需要有诊断标准予以指导临床医生等防治人员规范诊断。

2019年1-7月中国黑热病发病人数为109例,死亡人数为0人;2018年中国黑热病发病人数为160例,死亡人数为0人。

2012-2019年7月中国黑热病发病数统计图

2012-2019年7月中国黑热病发病数统计图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2-2019年7月中国黑热病死亡数统计图

2012-2019年7月中国黑热病死亡数统计图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5-2018年中国黑热病发病率走势图

2015-2018年中国黑热病发病率走势图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5-2018年中国黑热病死亡率走势图

2015-2018年中国黑热病死亡率走势图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本文采编:CY306
下一篇

2019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数及死亡人数统计「图」

2019年1-7月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人数为72例,死亡人数为2人;2018年中国钩端螺旋体病发病人数为157例,死亡人数为1人。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