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水稻行业概述
我国的水稻育种经历了矮化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和绿色超级稻培育3次飞跃,其间伴随矮化育种(第一次绿色革命)、三系杂交稻培育、二系杂交稻培育、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理想株型育种和绿色超级稻培育等6个重要历程。
我国水稻育种的三次飞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二、杂交水稻行业现状
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2018年受供给侧改革以及水稻最低收购价下调的影响,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2018年我国稻谷种植面积为30189千公顷,同比下滑1.8%。
2010-2018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保持稳定,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和新产种子数量均小幅上涨。2018年我国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到169万亩,较上年增加2万亩;杂交水稻新产种子数量为2.9亿公斤,较上年增加0.1亿公斤。
2014-2018年中国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2018年中国杂交水稻新产种子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杂交水稻行业典型企业
杂交水稻行业的龙头企业有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金色农华、荃银高科等企业,其中隆平高科在种子品种上的布局相对完善,主营业务是杂交水稻,位列中国种子市场规模的第四位,2018年隆平高科营收达到35.8亿元,净利润达到7.91亿元。
2010-2018年隆平高科的营收及利润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水稻优势品种逐步向龙头集中,2017年,隆平高科国审水稻品种数为65个,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比例为36.5%;金色农华和荃银高科国审水稻品种均为15个。
2017年水稻国审品种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杂交水稻行业发展趋势
1、品牌化是大势所趋,龙头企业积极布局
伴随着龙头企业新品种的大量涌现,企业的育种方向也从过去的追求产量向产量、品质兼顾转变,特别是在品质提升层面,对育种企业的研发技术和种质资源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为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并提升行业的盈利能力,行业的品牌化将是大势所趋,而龙头企业凭借在研发上的优势,有望在行业品牌化打造过程中抢占先机。
第二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寻找中国好大米”评选活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国有资本加速布局民族种业
我国种业已步入产业整合加速期。2015年,中信集团入主隆平高科是国有资本布局民族种业的一个成功案例,随后农业农村部入主隆平高科、中化入主荃银高科以及首农集团拟与大北农展开战略合作等开启了国有资本对民族种业的全面布局,显示出国家做大做强民族种业的决心以及产业资本对行业未来发展的看好。而国有资本的全面介入有望加速行业整合步伐,行业的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