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五味子行业药理作用分析
南五味子属隶属于木兰科五味子亚科,近年来也有许多植物分类学家倾向于把五味子科单独作为一科进行分类。南五味子属有植物29种,主产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我国有10种,产于我国东南部和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南五味子属植物的茎在民间通常称为风藤、紫金皮等,主要用于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南五味子具有抗白血病、抗氧化、抗乙型肝炎、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作用。
南五味子的药理作用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南五味子市场价格走势
南五味子主产于陕西、四川、河南等地。每年8月份左右开始产新,2018年受天气影响导致减产。产新刚开始,行情便上涨,产地统货收购价格达到了40元左右的历史高价,紧接着行情一路飞涨,不少市场价格甚至达到了50-51元左右。2019年开始,南五味子市场行情上涨,现市场南五味子价格在72元左右。
2018-2019年6月山西产地南五味子统货市场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康美药材网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五味子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南五味子属植物多为地方习用药材,以茎、根入药,如南五味子在云南作为鸡血藤治疗妇科疼痛,异形南五味子在广东、广西作为海风藤治疗风湿痹痛,其他南五味子属植物在民间也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痛证。我国南五味子属资源十分丰富,随着对该属植物成分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现代药理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南五味子属植物中的木脂素、三萜类活性成分在抗肿瘤和抗HIV方面的突出作用尤为引人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