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路停车智能化应用
道路停车互联网应用系统是实现各相关部门互联互通的通信网络的网络中心,也是汇集各类道路停车数据、并对其进行深层次加工处理的数据中心。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
道路停车互联网应用系统的主要层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家发改委等七个部委于2015年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5]1788号)中提到:加强不同停车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促进停车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移动终端互联网停车应用的开发与推广,鼓励出行前进行停车查询,实现自动计费支付等功能,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因寻找停车泊位诱发的交通需求。
二、智能停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6月,全国已有213个市县正式实施道路停车智能化管理,正式投入收费运营的智能化道路泊位近62万个。
2015-2019年上半年实施道路停车智能化管理的市县数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国办发〔2019〕23号),要求2019年底前,完成ETC车载装置技术标准制定工作,各省(区、市)高速公路入口车辆使用ETC比例达到90%以上,从2020年7月1日起,新申请批准的车型应在选装配置中增加ETC车载装置。此举将迎来汽车ETC用户迅速普及的时代。对道路停车智能化市场来说,这或许又是一个引发行业变革的契机。
2019年上半年主要道路停车招投标项目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19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亿辆,汽车保有量达2.5亿辆,私家车达1.98亿辆。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爆发式增长,停车难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痛点,智慧停车,被专家们看作是缓解停车难问题的方向。运用智慧停车技术,可以使交通拥堵减少30%,无效交通流减少12%至15%,寻找车位时间缩短6分钟至14分钟,使政府、企业和民众实现三方共赢。
2014-2019年上半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
资料来源:公安部
三、智能停车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1)构建智能化的道路停车管理体系以上海市公共停车信息平台为核心,通过多种信息采集渠道,采集道路停车信息,完善道路停车行业监管,提供多元化道路停车增值服务,实现停车资源合理调配,促进上海道路停车行业健康发展,停车信息化水平保持领先水平。
(2)持续推动物联网技术在道路停车行业的深入应用基于物联网的道路停车智能化应用服务系统可实现车位查询、车辆引导、车位检测、移动支付、反向寻车等功能,可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车位的使用效率,具有运行可靠、实时性强、布线少、能耗低和可扩展性强等特点,是未来道路停车管理的发展方向。
(3)POS机和手机支付并存是道路停车的发展方向在手持POS机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渐推进手机移动支付道路停车费,进一步提升道路停车场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进一步向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同时配合严格的违章执法保障措施,逐渐培养停车者自觉缴费意识,从手持POS机收费模式过渡到手机移动支付,终道路停车收费应实现无人看管模式。
(4)停车信息服务向个性化方向发展针对驾车者的不同需求,通过无线网络和智能终端,提供停车路径查询及引导,反向寻车等服务,提供个性化智能手机APP,车主可以绑定手机号和车牌号,查找空车位,享受全程的车位精确导航、高精度车辆定位、道路停车费电子支付、反向寻车等服务,满足广大市民,特别是驾车者的不同需求。形成覆盖中心城主要商业区的道路停车信息服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