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液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洗衣粉,肥皂类同,有效成分都是表面活性剂。区别在于:传统的洗衣粉,肥皂采用的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以烷基磺酸钠和硬脂酸钠为主,碱性较强(洗衣粉PH一般大于12),进而在使用时对皮肤的刺激和伤害较大。而洗衣液多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H接近中性,对皮肤温和,并且排入自然界后,降解较洗衣粉快,所以成为了新一代的洗涤剂。
洗衣液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结构包括亲水端和亲油端,其中亲油端与污渍结合,然后通过物理运动(如手搓,机器运动)使污渍和织物分离。同时表面活性剂降低水的张力,使水能够达到织物表面,使有效成分发挥作用。
洗衣液行业上游主要是各类化工原料,经过加工制成洗衣液母料,再经过简单的程序包装成成品,最后进入各大商超、小卖部,到达消费者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洗衣液母料这一环节,还蕴藏着隐藏的商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洗衣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从全球洗衣剂的发展历程来看,洗衣皂为第一代衣物洗涤剂,洗衣粉为第二代衣物洗涤剂,洗衣液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新一代织物洗涤产品,为第三代衣物洗涤剂。就全球洗衣液的市场规模来看,洗衣液约占全球衣物洗涤剂的20%左右,2018年全球洗衣液行业市场规模达251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洗衣液在中国的革命爆发于2008年底,在这之前,虽然市场上也有多种洗衣液出售,但由于价格昂贵,消费者的传统洗衣习惯无法快速地从洗衣粉转到洗衣液,因此,洗衣液市场无法做强做大。直到2009年,洗涤市场发生了巨大变革,洗衣液的销售收入迅速上升。2017年中国洗衣液行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了514.4亿元,同比下降1.29%。预计2018年中国洗衣液市场规模将小幅回升至530亿元左右。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产品市场的区域分布来看,中国洗涤用品行业的产品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其中又以广东省所占份额最大,占比达50.8%。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洗衣液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三、中国洗衣液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从目前中国洗衣液行业的参与者来看,主要包括四大类:国际品牌、国内领先的织物洗涤品牌、专业的液体洗涤生产商、洗发水沐浴露生产商。
中国洗衣液市场主要品牌及特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活性剂行业参与者较少。截至2019年3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企业数量达197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企业数量达207家、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企业数量达10家。从分布地来看,这些企业分布在辽宁、江苏、河北、山东、广东五省较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洗衣液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蓝月亮、联合利华、威露士、汰渍、超能、青华、立白、碧浪、妈妈壹选、浪奇。其中,威莱(广州)日用品有限公司旗下拥有三个品牌,宝洁(中国)有限公司旗下拥有两个品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洗衣液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配方优化
洗衣液由于酶制剂在水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多数厂家在推出的洗衣液中都没有添加酶,这样使得洗衣液对一些顽固污渍,如血渍、蛋白类污渍和脂肪类污渍不能针对性的去除。虽然洗衣液的活性物远高于洗衣粉,但在去污力上却无法与洗衣粉匹敌,从另一方面讲也是资源的浪费。令人欣喜的是,各酶制剂公司正在不断潜心研发更适合应用于液体中的酶,洗衣液厂家也在不断更新配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去污力更强的重垢型洗衣液将成为市场主流。
2、产品浓缩化
从目前来看,洗衣液的配方都为普通型,浓缩型甚少,而国家早已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无论是洗衣液还是洗衣粉都提倡生产浓缩型产品,既节省能既节省能进货价高,销售量小的风险。
3、功能多元化
市售洗衣液的功能还足以去污为主,市面上的大多产品也宣称具有柔软或杀菌等附加功能。但这些功能只起到辅助功效,无法达到像专门的衣物柔顺剂或消毒液的效果。如今的消费者对洗涤剂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安全环保,不伤皮肤和织物,又要使用方便且效果好。可以真正替代多种洗涤产品的多功能洗衣液,必然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4、渠道多样化
因为洗衣液产品目前针对的是中高消费群,只有大型卖场,超市有售,大多零售业还无法承担进货高销量最小的风险,从各大洗衣液厂家的价格来看,降低价格高质量促销力度更是大大加强推动洗衣液大众消费,成为生活中衣物洗涤的主要产品。照这种局势来看在不久将来,洗衣液会走进每个家庭,成为零售行业的新宠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