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玻璃纤维棉是以石英砂、硼砂、纯碱等为原料,在熔炉内高温熔化为玻璃液,借助离心力或高速气流制成细、短、絮状纤维,主要生产方法包括火焰喷吹法和离心喷吹法两种。微纤维玻璃棉与一般玻璃纤维相比:一是直径不同,一般认为微纤维玻璃棉是平均纤维直径不大于3.5μm的玻璃棉,常见的粗纱是单丝直径在10μm以上的玻璃纤维。二是制作工艺不同,一般玻璃纤维采用拉丝法成型,而微玻璃纤维采用喷吹法成型,后者技术难度更高、工艺更复杂、质量更难控。三是性能存在不同,微纤维玻璃棉除具有普通玻璃纤维的某些性质外,还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如保温隔热、吸音隔音等。
微玻纤棉与普通玻纤纱性能及工艺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纤维直径越细,过滤、吸附、保温性能越好,对生产工艺、物料配方要求也越高,生产成本、价格差异也很大。按生产工艺分类,微纤维玻璃棉可分为火焰棉和离心棉;按用途又可分为造纸棉、造纸造板棉、造板棉,其中造纸棉主要用于生产玻纤滤纸;造纸造板棉可用于生产玻璃纤维滤纸、真空绝热板芯材和高比表面积电池隔膜;造板棉主要用于生产真空绝热板芯材和高比表面积电池隔膜。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生产成本分析
目前国外较为知名的微纤维玻璃棉生产厂家包括OwensCorning公司、JohnsManville公司、Lauscha公司(2013年被美国奇耐收购)、美国Evanite公司(1997年被Hollings&Vose收购)以及俄罗斯的诺夫哥罗德玻纤厂等。国内生产规模较大的微纤维玻璃棉厂商则包括再升科技、重庆卧龙化工和沈阳久清东响。
从生产成本来看,由于微纤维玻璃棉的生产工艺以火焰喷吹法为主,离心法为辅,而火焰喷吹法主要以天然气或者焦炉气作为生产能源,因此天然气在微纤维玻璃棉中成本占比超过40%,气价对微纤维玻璃棉利润影响较大。其次为原材料成本,占比35%,人工及其他成本占比17%。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玻璃纤维及其制品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三、下游需求市场分析
玻璃纤维对细小颗粒、分子等具有很好的限制运动、吸附、过滤等特殊性能,是生产AGM隔膜、滤纸的理想原材料,也是高效无机真空绝热板终端产品的首选原材料,为目前公认的性能优越的保温、隔热、吸音材料,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微纤维玻璃棉下游产品主要包括滤纸、VIP芯材及AGM隔板,属于干净空气及高效节能领域。
作为产业链的核心原材料,微纤维玻璃棉具有技术壁垒且在下游产品的成本占比较高,其中,玻璃纤维滤纸是以微纤维玻璃棉为主要原材料、采用湿法成网工艺制成的厚度约为0.3mm的过滤介质,滤纸内部微纤维玻璃棉直径一般小于1μm。在玻璃纤维滤纸的成本构成中,微纤维玻璃棉占比达50.1%。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在VIP芯片的成本构成中,微玻璃纤维棉占比也达到了44.6%,AGM隔板成本构成中,微玻璃纤维棉占比达59.3%。随着国内环保政策大力推行,洁净空气和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容量增长迅速。作为洁净材料和节能保温领域必须原材料,玻璃纤维过滤纸和VIP芯材(真空绝热板)市场需求急速攀升,也将带动上游微玻璃纤维棉市场的需求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