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Pv4、IPv6的区别
IPv4是传统互联网协议,IPv6作为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属于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与IPv4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1、IPv4中的IP地址长度为32位,通过十进制书写,而IPv6中的地址长度则为128位,通过十六进制书写。由于IPv4协议具有无连接、不可靠、点对点的特点,这样的传输机制无法保证在互联网传输过程中的传输质量,经常会出现丢包率和延时率,也无法控制流量。IPv6地址精简了报头信息,并且采用聚类机制可以减少路由表的容量,能够提高数据发包速度和服务质量,在物联网中可获得更多的数据性能。
2、IPv4仅支持单个移动IP的服务,其节点配置非常复杂,在IP地址使用的过程中,也必须要更换节点来满足移动应用的需求,尽管可以利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但IPv4却无法满足无状态自动配置,无法实现即插即用的功能。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基础上发展的IPv6则能够完全实现自动配置IP地址,保证无状态的场景实现全状态,不仅提高了网络管理的效率,还能够更好地适应移动应用自动配置的使用要求。
3、IPv4自身的结构存在固有的安全漏洞,缺乏对于网络数据从真实性、安全性与私有性的认证,这就导致IPv4自身结构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影响,而IPv6则能够实现网络数据加密与检验,并且在协议内部设置了IP安全协议通过这样完整的认证机制加强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传输,实现数据传输的整体效果。
二、IPv4、IPv6地址数量
2018年中国IPv4地址数量为33892万个,相比2017年的33870万个仅增长了22万个;2018年中国IPv6地址数量位41079块/32,相比2017年增长了17649块/32,增幅为75.33%。
数据来源:中国网信网,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网信网,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IPv6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
三、IPv6与IPv4共存并逐渐过渡
虽然从IPv4迁移到IPv6已不存在技术障碍,但目前网络的部署绝大多数是IPv4,存在着数十亿台基于IPv4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迁移工作成本巨大,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过渡阶段,IPv6和IPv4将长期共存,并且在部署IPv6的时候要考虑平滑过渡,保证网络服务、业务系统的不中断运行。
IPv6的部署进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IPv6过渡技术概述
在IPv6向IPv4迁移的漫长过程中,为实现IPv6网络间的互通,以及IPv6与IPv4网络间的互通,需要采用一些过渡技术来支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双栈协议技术、隧道技术和协议转化技术。
IPv6过渡技术及解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基于目前IPv6网络依然呈孤岛状态,IPv6网络的部署实施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IPv6网络穿越IPv4网络进行互通,二是IPv6和IPv4网络间的互通。IPv6网络间的互通主要使用隧道技术实现,针对不同的网络环境和应用需求,隧道技术也有多种分类。
隧道技术总结比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IPv6和IPv4网络间的互通需要使用协议转换器,协议转换过程可以发生在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各类协议转换技术都有相应的应用环境.
协议转换技术总结比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