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津保铁路投入运营,与京广、京沪、津秦和京津城际四条高铁无缝对接,天津成为全国高铁枢纽。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快速推进,天津市铁路、公路、港口、机场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及道交通系统的不断建设和完善,综合交通系统基本形成。
一、天津市交通运输稳步发展
2018年天津市货运量 53548.07 万吨,其中,公路34711.14 万吨,铁路 9247.70 万吨,水运 8260.94 万吨。货物周转量 1984.28 亿吨公里,增长 2.3%。其中,公路 404.10 亿吨公里,铁路 245.02 亿吨公里,水运 1326.60 亿吨公里。

资料来源:天津市统计局
2018年,天津市客运量 1.92 亿人次,旅客周转量 553.49 亿人公里,增长 4.9%。

资料来源:天津市统计局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港口运输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天津交通包括天津市的公路、轨道交通、航空、航海、公交等多种出行方式。
二、天津市铁路运输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大面积雾霾等环保问题和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凸显,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全行业结构性过剩及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产业结构性调整,使得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物流业降本增效成为当下经济发展的最中心问题。
铁路货运以其规模化、网络化、标准化、全天候和绿色环保等特征重新进入政策决策者视野。随着高铁已成为中国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产业名片,使得“资本+科技”突破传统体制机制限制、实现交通运输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模式成为可能,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远期铁路网规模达到20万公里,并形成覆盖全国县域的“无缝化”衔接综合货运枢纽,更加剧了国家发展目标中对于铁路货运的倚重。
2017年2月,生态环境部联合三部委及北京、天津等“2+26”城市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同年4月底,天津市全面禁止煤炭在天津港进行公路货车集疏港,9月底开始在河北省及环渤海所有港口禁止煤炭使用公路货运集疏港,到11月,“蓝天保卫战”扩展至8省市34城市。2018年环保政策进一步严格,刚刚成立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就明确提出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运量,降低公路运量,并责成交通运输部联同各相关部委进行运输结构调整的具体落实。2018年,天津市铁路货运量达到9248万吨,同比2017年增长5.86%。

资料来源:天津市统计局
三、天津港口发展现状
作为世界人工深水大港,天津港辐射东北、华北、西北等内陆腹地,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是京津冀与世界联通的海上门户。近年来,为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天津港主动对标国际一流强港,着力推进“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枢纽港口”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出一系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在为企业带去实际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发展。2018年,天津港口货物吞吐量 5.08 亿吨,增长 1.4%;集装箱吞吐量 1600.69 万标准箱,增长 6.2%。

资料来源:天津市统计局
天津港目前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港口腹地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集装箱班轮航线达到120余条,每月航班550余班,联通世界各主要港口,为京津冀及内陆腹地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8年,为进一步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天津港集团公司在原有物流节点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立北京、天津、河北三个区域总部,并不断创新模式,率先在天津地区创新发展 “直营店+加盟店”模式,深耕区域市场,推进无水港功能向港口营销网络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港口服务辐射带动作用,有力促进区域物流资源实现加速集聚和优化配置,提升京津冀地区的物流服务环境。
经过多年建设,天津港除在京、冀两地之外,还在内陆腹地广泛布局,无水港总数达到42个,有效地实现了港口服务功能的延伸拓展。2018年,天津港无水港操作量完成41.5万标准箱,其中京津冀地区无水港操作量完成27.8万标准箱,同比稳步增长。
下一步,天津港将进一步完善内陆物流网络建设,重点推进京津冀区域营销网络节点布局,积极拓展京冀两地的‘直营店’和‘加盟店’建设。完善堆场箱管和公路运输等服务功能,尝试打造‘区域小循环’的组织模式,实现‘区内联动’,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四、天津市机场发展现状
2018年,天津机场旅客吞吐量2359.14 万人次,增长 12.3%;货邮吞吐量 25.87 万吨,下降 3.6%。

资料来源:天津市统计局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逐步增强,为航空货运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目前,天津机场通航“一带一路”沿线12个国家的17个城市,每周航班量达85班。为满足货物临时运输需求,2018年,天津机场保障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临时货运包机44班,逐步打造连接京津冀城市群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空中通道。
五、天津市其他运输方式发展
1、轨道交通
截至2018年12月,天津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6条,包括地铁1、2、3、5、6号线及9号线(津滨轻轨),线网覆盖10个市辖区,运营里程219千米,共设车站154座。到2020年,天津轨道交通将形成14条运营线路,总长513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2、民用汽车运输
截至2018年末,天津市民用汽车保有量 298.69 万辆,其中私人汽车 250.14 万辆;民用轿车 192.02 万辆,其中私人轿车173.88 万辆。

资料来源:天津市统计局
天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空间格局“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中的双城之一,与北京共同构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双引擎。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于天津市以及京津冀地区的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天津市应该统筹做好市域城市交通与铁路、公路、航空等对外交通的衔接优化,构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通过科学管理与综合整治,提升交通运输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实现交通低碳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