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市金融业整体概况
过去多年,上海金融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全市经济越来越重要的“顶梁柱”。2018年,上海金融业规模增速有所放缓,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却更快了,重心更是从速度规模,转向了质量效益。2018年,上海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 5781.63 亿元,比上年增长 5.7%。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金融业深化改革创新,实现平稳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加快,上海金融法院获批成立,原油期货成功上市,中国人寿上海总部、建信金融科技等总部型功能性机构落户,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进一步拓展。
至2018年末,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121112.33 亿元,比年初增加8654.40 亿元;贷款余额 73272.35 亿元,比年初增加 5736.67 亿元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二、上海市证券市场发展现状
2018年,上海市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 1645.78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5.2%。上海证券交易所总成交额 264.62 万亿元,比上年下降 13.6%。其中,债券成交额 216.95 万亿元,下降 12.3%;股票成交额 40.32 万亿元,下降 21.1%。全年通过上海证券市场股票筹资 6113.96 亿元,比上年减少 19.3%;发行公司债 17780.87 亿元,增长 19.0%。至年末,上海证券市场上市证券14069 只,比上年末增加 1850 只。其中,股票 1494 只,增加 54 只。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2018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 81.54 万亿元,比上年下降 9.3%。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 26.12 万亿元,增长 6.2%。银行间市场总成交金额 1262.83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26.6%。上海黄金交易所总成交金额 10.66 万亿元,增长 9.2%。
三、上海市保险行业发展现状
2018年,上海市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 1405.79 亿元,比上年下降 11.4%。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82.10亿元,增长20.6%;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23.69亿元,下降25.4%。全年保险赔付支出 581.56 亿元,增长 5.9%。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 271.62 亿元,增长 16.2%;寿险给付 207.93 亿元,下降 12.3%;健康险赔款给付 82.20 亿元,增长 30.8%;意外险赔款支出 19.81 亿元,增长 30.5%。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移动金融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四、上海市金融人才情况分析
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市场开放程度的提升和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渗透,让传统金融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智慧金融和科技金融方向升级,并重塑行业人才的需求画像。
上海市金融行业人才学历水平居全国首位,上海领跑海归金融人才最具吸引力城市,北京、深圳紧随其后。调查显示,上海市78%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于平台全国金融人才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16 个百分点,高于平台长三角地区金融人才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3 个百分点;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金融人才占比为 22%,较全国比例高出 10 个百分点,较长三角地区比例高出 6 个百分点。
上海市金融细分领域人才学历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海市金融行业的人才挑战依然存在。从行业人才供应的结构性矛盾来看,建议进一步提升人才引入力度和精准度,尤其是以下三类金融人才:海归人才、金融管理人才、金融科技人才。其中,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引入难度相对更大,需要在城市科技氛围的整体提升层面下些功夫。
此外,面对人才市场的快速变化,金融行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亟待优化。高校在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交叉学科培养机制、职业生涯教育、校企合作等方面,需综合考量进行优化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