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省农林牧渔业发展概况
陕西是农业大省,随着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陕西省的农林牧渔业快速发展。2018年,陕西省农业增加值 1380.77 亿元,比上年增长 3.1%;林业增加值 62.54 亿元,增长 17.2%;牧业增加值 370.18 亿元,增长 1.1%;渔业增加值 16.69 亿元,增长 5.9%。
资料来源:陕西省统计局
二、粮食生产稳中有升
2018年,陕西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3005.98 千公顷,比上年下降 0.4%。其中,夏粮1108.30 千公顷,增长 0.3%;秋粮 1897.69 千公顷,下降 0.9%。
资料来源:陕西省统计局
产量方面,近年来陕西省粮食产量稳中有升,2018年陕西省粮食产量为1226.31万吨,同比2017年增加约28万吨。
资料来源:陕西省统计局
三、陕西省林业发展现状
2018年,陕西省森林覆盖率 43.06%。全年营造林面积 499.75 千公顷,活立木总蓄积 5.1 亿立方米,林地面积 12367.9 千公顷,湿地保有量 306 千公顷,林业自然保护区 52 个,林业自然保护区面积 1102.33 千公顷,占国土面积 5.3%。
资料来源:陕西省统计局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农林牧渔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四、陕西省畜牧业发展现状
2018年,陕西省生猪存栏 839.04 万头,比上年末下降 1.8%;牛存栏 149.87万头,下降 0.9%;羊存栏 866.76 万只,下降 0.2%;家禽存栏 7255.05 万只,下降 0.8%。
资料来源:陕西省统计局
2018年,陕西省肉类总产量114.45万吨,比上年增长0.9%。其中,猪肉产量86.57万吨,增长0.9%。禽蛋产量 61.58 万吨,增长 2.5%。奶类产量 159.73 万吨,增长 1.8%。其中,生牛奶产量109.75 万吨,增长 2.3%。
五、陕西省渔业发展现状
2018年,陕西省水产品产量 16.30 万吨,与上年持平。与全国水产品产量相比差距很大,消费的高档水产品大部分依靠外省供给,如何保障城乡居民水产品需求仍是一个重要任务。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崛起,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县、乡特别是农村的水产品需求将迅速增长,陕西水产品供给整体上是处于严重短缺的现状。
资料来源:陕西省统计局
六、陕西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竞争力不足,牵动力有限
陕西省龙头企业规模小、牵动力弱的问题一直较为突出。据统计,陕西省龙头企业总数相当于山东省的23%左右,大型龙头企业相当于山东省的17%左右,可见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大规模的龙头企业较少,一千多家企业中省级重点只有三百多家,国家级重点更是比较匮乏,整体档次有待提高,导致龙头企业的牵动力弱,很多区域的特色优势得不到延伸和推动,竞争优势不明显。
2、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分布不均
关中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集中地,是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陕北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农业带动企业,陕南整体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以农业为主,但同样缺乏现代工业,所以陕西省绝大多数龙头企业集中在关中一带,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而且陕西省龙头企业多数仍处于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产业多为初级产品的加工,产品结构趋同,缺乏科技含量。
3、经营模式不健全,利益难协调
结合目前的企业经营模式,由于市场逐利心态的驱使,缺乏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企业和农户难免出现违约行为,而这种不安全因素,会破坏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制约企业提升经营效益,阻碍农户创收贡献作用的发挥,造成经济损失,难以协调双方利益关系。
4、市场竞争不良,产权不清晰
市场的不稳定,违约操作的难以避免,都会造成企业与企业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无序的不良竞争。此外,有些企业是由国企转型或合资而成,会导致改制后的企业产权不清晰,出现管理漏洞,影响企业的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