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省农业整体概况
据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安徽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7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

资料来源:安徽省统计局
二、安徽省种植业发展现状
2018年,安徽省粮食种植面积7316.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5.5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520.2千公顷,增加1.9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86.3千公顷,减少1.8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52.2千公顷,增加24千公顷。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60万亩,增长77.8%。净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114个。

资料来源:安徽省统计局
2018年,安徽省粮食产量4007.3万吨,比上年减产12.5万吨,下降0.3%。其中,夏粮1607.5万吨,减产37.2万吨,下降2.3%;秋粮2287.1万吨,增产38.5万吨,增长1.7%。油料产量158万吨,增长2.2%。棉花产量8.9万吨,增长2.9%。

资料来源:安徽省统计局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安徽省农业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三、安徽省养殖业发展现状
2018年末,安徽省生猪存栏1356.3万头,比上年下降4.3%;全年生猪出栏2837.4万头,增长0.3%。

资料来源:安徽省统计局

资料来源:安徽省统计局
2018年,安徽省肉类总产量421.7万吨,增长1.6%,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69.7万吨,增长0.9%。禽蛋产量158.3万吨,增长2.3%。牛奶产量30.8万吨,增长3.2%。

资料来源:安徽省统计局
2018年末,安徽省农业机械总动力654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6%。农用拖拉机231.1万台,减少0.9%。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11.1万吨,下降2.4%。农村用电量180.8亿千瓦时,增长5.5%。有效灌溉面积4543.4千公顷,新增40.7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4.8千公顷。
四、安徽省农业发展前景展望
1、政策环境和战略机遇前所未有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及安徽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合肥都市圈等区域发展战略,为农业现代化汇聚强大推动力。
2、转型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全省经济总量将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预计到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有望达到4万亿元,财政收入有望达到6000亿元。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改善,农产品供给充裕,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主动性不断增强,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劲驱动力。
3、外部拉动更加强劲。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政策的深入实施,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6%,年均增长1.1%。新型城镇化将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改善农村环境治理、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强劲拉动力。
4、市场空间更加广阔。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呈现阶段性变化,对绿色、安全、优质、健康的农产品需求更加迫切,以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的消费需求结构加快升级,以及安徽立足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为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增添巨大带动力。
5、创新驱动更加有力。农村改革持续推进,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方面,各项改革衔接配套,综合效应加速释放,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持久活力。农业多种功能加快拓展,新主体、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不竭源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