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饲料行业生产现状
饲料工业是联结种养的重要产业,为现代养殖业提供物质支撑,为农作物及其生产加工副产物提供转化增值渠道,与动物产品安全稳定供应息息相关。目前全球144个国家共有近3万个饲料厂,近几年来全球饲料产量逐年增长,2018年全球饲料产量11.03亿吨,同比2017年增长了3.2%。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全球饲料产量分布情况来看,亚太地区、欧洲和北美是主要的饲料生产地区,其中亚太地区2018年饲料产量394.9百万吨,占比最高为35.8%。欧洲、北美和拉美地区2018年产量分别为277.1百万吨、198.9百万吨、164.4百万吨,占比25.1%、18%和14.9%,非洲和中东地区占比最少,其中非洲地区2018年产量增速相对于其他地区最高为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饲料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8年全球前八大饲料生产国分别为中国、美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墨西哥、西班牙和土耳其,其中美国的饲料厂数量最多为6232个,中国饲料厂个数仅次于美国为5900个,中美两国的饲料厂数量远高于其他国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我国饲料行业生产现状
我国饲料工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进程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初创期、1983—2000年快速发展期、2001—2010年快速扩张期、2011年至今的稳定增长及整合扩张期。
纵观40年的发展,我国饲料工业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2011年我国饲料产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饲料生产大国。2011-2016年我国饲料产量保持较高的发展态势,2016年达到最高产量29051.6万吨,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饲料行业发展速度开始减缓,产量增速呈逐年放缓,2018年我国饲料产量为24213.3万吨,同比2017年减少了4252.2万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饲料产量在粮食主产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分布较为集中,因此,从生产省市来看,我国饲料行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广西、河北、湖南等地。亚太地区是猪料、肉鸡料、蛋鸡料和水产料的第一大饲料生产区,根据我国饲料行业的产品结构来看,其中禽料和猪料占比最大,分别为46.4%和41.3%,水产料仅占比6.9%。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国内饲料企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饲料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体化经营要求高,拥有饲料生产许可证企业7908家,除51家50万吨以上企业集团外,大部分企业年产量不到1万吨。2015年我国饲料饲料加工规模以上企业共6772家,根据十三五规划的要求,预计到2020年企业数量将减少至3000余家,2017年我国饲料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11080亿元,同比下降了5.2%。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近几年来国内饲料企业淘汰近半,从2005年的15518家减少到2015年的6772家,行业内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从中国饲料生产专用设备生产情况来看,2014年之前我国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2014年合计产量达到最高64.7万台,2014年后产量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中国饲料生产专用设备产量下降至22.03万台,同比2017年减少了26.77万台。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我国饲料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饲料工业经过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饲料加工、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饲料机械等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为发展现代养殖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存在饲料转化效率不高、饲料产能过剩、资源结构性短缺、环保成本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等突出问题,面临着“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迫切任务。
1、产业链整合与中小型饲料企业发展的矛盾
随着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随着饲料工业受上游与下游的双重挤压,一批大型企业一方面通过资产重组与战略联盟,加快了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进行产业链整合,其产业整体竞争力得到不断增强。然而,中小型企业由于受规模、资金与人才等因素限制,在短时间内既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又无法进行产业链整合,在市场中变得越来越难以与大型饲料企业相抗衡。
2、原料营养价值评定滞后,资源利用率低
评定方法不完善,标准不统一,工作不持续,数据更新速度不快,营养成分参数积累少,基础数据库不够权威;基础工作支撑能力不强,给动物日粮配方精准设计带来极大困难;大部分饲料企业不得不额外提高饲料产品中的养分含量,特别是蛋白含量水平居高不下,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利用率较低。
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应用率低
目前国内饲料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国内生产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大多是仿制国外发达国家的产品,自主研发并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工艺尚不多见。饲料工业整体研发能力较弱,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国内科研单位的研究课题与生产实际结合的程度不高,加之缺乏有效的科技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有限的科研成果尚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