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这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 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
调查显示,83.42%受访情侣(夫妻)都需要为情人节花钱,其中花费500到1000元的最多,占比超两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年龄段来看,新生代95后已成为情人节消费的主力军,仅4.48%没为过节花钱,其超千元的花销也位居前列。而95后当中不少还未走上社会,调查显示有38.1%的学生情侣,其节日花费主要来自父母,还有10.77%的95后依靠花呗、借呗、信用卡等消费贷款“借钱”过“情人劫”。
已婚夫妻在情人节不花一分钱的比例远远超出未婚恋人,达到23.63%,几乎是后者的4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针对以上现象,分析人士认为,情人节是西方舶来品,近年来愈发受到追捧,年轻恋人和新婚夫妇追求时尚,图个浪漫氛围,自然要参与。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体质增强,不少老年人依旧身强体壮,若物质生活相对富足,就会更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因此,对情人节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就高了起来。而那些不老不少、结婚数年的夫妇,有的为琐事所累,有的因激情不再,反而会有意无意地忽略节日仪式感。
调查显示,情人节所有花销中,买礼物是最大的一笔情人节开支,占比过半,为此花去500-1000元的最多,有28.57%。但花千元以上买礼物的,总计超过三成。
比起约会吃喝玩乐,95后花钱最多的项目还是买礼物,在全年龄段中比重最大(67.69%)。此外,以95后为代表的学生党,在开房住宿上花销最多的比例达到9.52%,远超上班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女性眼里,直接发红包最得欢心,占比接近三成,其次是包包、首饰等大牌礼物颇受喜爱。而一半的男性则慷慨地表示:不用送礼,爱我就好,但这么想的女性仅占14.19%。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情人节是西方的节日,是恋人们互相表示爱的日子,爱不应该被金钱衡量,情人节存在的意义也不该是为了收份礼物。很多人表示情人节变味了,成了虚荣心作祟下的攀比消费。更有超过六成表示,情人节消费越来越高,正是因为人们的攀比心理越来越重。但是请记住:所有的节日都不是为了礼物和红包而生,而是提醒大家不要忘了爱与被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