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零售和餐饮消费
201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商品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8.5%。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餐饮消费依然是春节消费的重要支撑,这很正常,春节期间正是走亲访友的好时机,大家欢宴一番,也是人之常情。北京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不过,2019年的餐饮更倾向于定制消费,许多餐饮企业和网络平台推出成品及半成品年夜饭外卖、厨师上门制作年夜饭等服务,某外卖平台年夜饭订单量同比增长107%。这种变化,也是数字时代的红利。
2019年春节期间,客单价最高的品类是:钟表、手机、珠宝首饰、电脑办公、服饰鞋靴。与2018年同期相比,客单价提升最为明显的品类是:厨具、本地生活/旅游出行、礼品箱包、家居家具家装、服饰鞋靴。在这些品类上,消费者在同类商品中青睐购买更高端的品牌,消费升级的趋势最为明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春节旅游消费
而2019年春节消费的大宗,则属于旅游。时代在变化,新的年俗也在蓬勃发育,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春节出门走走,异地过年、路上过年,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享受。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这也是近年来增速首次低于两位数,行业增速有所放缓。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尽管全国多地热门景区人满为患,甚至有人吐槽在兵马俑景区跟着人潮转了一圈,连兵马俑都没有看见就出来了,但这种流动的春节、很多人都在晒步数的春节,显然是一种更合理、更有魅力,也更彰显人性的生活方式。
春节期间人口由一二线城市向低线城市回流,根据微信支付公布的春节期间支付数据,四至六线城市40%以上的微信支付是由非常驻地人群的支付构成。大量的返乡人口和近两年各大电商平台的下沉战略拉动了低线城市线上消费的增长:根据天猫年货消费数据,三至五线城市年货消费增速为53~55%,高于一线城市;京东大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低线城市的消费体现出强劲增长力,其中以四线和六线城市的消费增速最高,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6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春节红包
为了聚集人气,各大互联网企业在2019年春节开启了第六轮轮“红包大战”。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至少有7家企业发放近50亿元的红包,其中字条跳动最多,达到16亿元,其次是百度,达到10亿元。
短视频APP是2019年“红包大战”的新生力量,抖音、快手、腾讯微视等都高调“参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