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港口供给情况分析
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
从发展历史来看,港口行业的兴起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吞吐量经历了连续十年(2000-2010)的双位数增长,期间出现了大规模的产能扩张,而 2011年之后随着经济增长动能对出口的依赖度下降,更多转向国内消费,而大宗商品(如铁矿石)进口则由于下游需求放缓而放缓,港口吞吐量增速已经出现明显的趋势性放缓(2017年受全球经济的复苏而反弹至高单位数增长)。向前看,即使不考虑贸易摩擦的影响,吞吐量增速放缓也可能是中长期的发展趋势。贸易摩擦环境下,短期进出口贸易承压,中长期如果制造业产能转移出中国,可能导致吞吐量增长进一步放慢。
2017年末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7578个,比上年减少2810个。其中,沿海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5830个,减少57个;内河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21748个,减少2753个。

资料来源:中国交通运输部
2017年末全国港口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366个,比上年增加49个。其中,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948个,增加54个;内河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418个,减少5个。全国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专业化泊位1254个,比上年增加31个;通用散货泊位513个,增加7个;通用件杂货泊位388个,增加7个。

资料来源:中国交通运输部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港口交通运输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二、港口行业需求分析
2017年全国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1.85亿人,比上年增长0.2%。其中,沿海港口完成0.87亿人,增长5.7%;内河港口完成0.98亿人,下降4.1%。全年我国邮轮旅客运输量243万人,增长11.6%。
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0.07亿吨,比上年增长6.1%。其中,沿海港口完成90.57亿吨,增长7.1%;内河港口完成49.50亿吨,增长4.3%。

资料来源:中国交通运输部
2017年全国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1.85亿人,比上年增长0.2%。其中,沿海港口完成0.87亿人,增长5.7%;内河港口完成0.98亿人,下降4.1%。全年我国邮轮旅客运输量243万人,增长11.6%。

资料来源:中国交通运输部
三、港口行业主要企业分析
2017年港口运输行业营收排行榜上,前10家企业总营收为1266.64亿元。其中有4家企业营收在100亿元以上。前3家公司营收合计698.41亿元,占10家港口运输行业A股公司总营业收入的55.14%。其中上港集团位居2017年港口运输行业A股上市公司营收排行榜榜首,2017年全年营收374.24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企业。宁波港2017全年营收共计181.83亿元,排名第二。天津港营业收入142.34亿元,排名第三。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四、港口行业前景展望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港口成为世界上最为繁忙的建筑工地,进入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持续最长的一段高速成长期。日益多元化的投资体制是驱动这一轮港口高速成长的最重要的体制动力。预计,未来5-10年,港口码头行业景气度较高,预计中国港口行业仍将持续平稳增长。
1、从传统货运业向现代航运服务业延伸。我国港口经过30年的外延式规模发展之后,适应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需要寻求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国内主要港口企业呈现出向航运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港口服务从运输、装卸、仓储等基本航运服务向包括航运金融、保险、信息、载运工具经营与管理等高端航运服务转变,并与贸易、金融互动发展。
2、从港口自身发展到港城深度融合。港口经济由运输业向临港工业、临港工业集群和航运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少数港口如上海港、天津港,港口经济和城市经济深度融合,向临港工业集群和航运服务产业集群双支柱转型,成为区域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多数港口仍以临港工业集群为支柱产业、航运服务产业为辅助的港口经济发展阶段,港口经济的发展以直接产业为主导、临港工业集聚为主要特征。
3、临港工业产业集群向构建新型临港工业基地转型。新一轮重化工业加快东移,临港工业集群由原先的重化工业和传统的制造业向重化加工制造和高端制造转型,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临港工业集群将实现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产业延伸布局,港口服务也向区域港口服务资源合理配置方向发展。沿江港口经济及临港经济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4、从相互竞争到区域协作发展。我国港口正经历着“以合为主”的又一轮港口变革,港口资源整合态势明显,包括以资产为纽带的区域港口集团横向整合、港口与腹地资源的纵向整合、港口与城市资源的整合。
港口将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我国港口发展对外开放在逐步扩大,先后实施了区港联动、启动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未来港口将会进一步扩大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