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世界银行最新数据统计,2016年,全球铁路总长达105.2万公里。近年来全球铁路客运量得到了较大增长,如2013年全球铁路客运量为2946百万乘客/公里,较2008年(2134百万乘客/公里)增长了38.1%。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近年来, 各国政府加大了对铁路产业的财政资助和政策扶持力度, 国际铁路市场出现了可持续的复兴态势。以日本、法国、德国为代表的高速列车技术和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的重载列车技术, 体现出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的铁路发展趋势。
从路网长度来讲,从最新的全球城市轨道数据显示,如果不加上市郊线长度,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已经跻身世界第一,算上市郊线长度后,上海市只能在全球排名第6。并且,在绝对里程数方面,国内的一线城市距离国外城市还有一定发展距离,主要差异体现在市郊线方面。
从路网密度来讲,以路网长度与城市面积之比衡量路网密度,对比结果显示,我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的路网密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级城市,北京市和上海市的路网密度分别为0.37和0.3公里每平方公里。与伦敦、首尔、东京、华盛顿、纽约、巴黎等城市相差甚远。其他几个城市广州、深圳和重庆的路网密度更远远落后于国外的城市水平。

资料来源:Word Metro Database

资料来源:Word Metro Database
再次,从人均路网长度出发。用路网长度与市区常驻人口(万人)的比值衡量人均路网长度,统计结果显示,在可比的城市中, 我国城市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第一梯队的城市中,如华盛顿、旧金山、伦敦、巴黎等,其万人城轨里程数是目前北京上海的8-10倍。亚洲城市东京、首尔、香港的人均路网密度也是中国城市的2倍左右。这表明我国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完全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规模。
在城市化大潮的背景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广泛的市场空间。最后,从城轨运输贡献度角度出发。目前国际上主要城市中地铁已经发展成为公共交通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国外主要大型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贡献程度超过60%,东京的城市轨道交通贡献度甚至达到90%。
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7年末,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地区)共计3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并投入运营,开通线路165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5033公里。其中,地铁3884公里,占比77.2%;其他制式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约1149公里,占比22.8%。2017年新增运营线路32条,同比增长24.1%;新增运营线路长度880公里,同比增长21.2%。

资料来源: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网络规模效应逐渐形成。
1、地铁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的统计数据:2017年底我国地铁运营里程达到3884公里,2016年底我国地铁运营里程达到3168.7公里。其中上海运营里程均超过600公里。

资料来源: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资料来源: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2、轻轨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的统计数据:2017年底我国轻轨运营里程达到240.8公里,2016年底我国轻轨运营里程达到233.4公里。我国轻轨运营线路分布在天津、武汉、长春、大连四个地区。

资料来源: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资料来源: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3、磁悬浮
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条高速磁悬浮铁路商业运行线是2001年3月1日开工建设的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线。而2017年底,北京首条中低速磁悬浮线路S1线也将开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中国高铁在国内的大规模应用,中国高铁的安全性、稳定性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磁悬浮轨道交通建设是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最新方向。“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虽然不及地铁运量大,但是磁悬浮交通造价低,周期更短,优点更多。而且经过检验,其噪音、辐射均未超出相关标准。中低速磁悬浮交通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新型制式,非常适合深入中小城市中心。
三、轨道交通行业投资分析
截至2017年末,国家发改委批复43个城市(不含包头)在建线路可研批复投资额累计达到38691.1亿元,创历史新高。初设批复投资累计达到33098.8亿元,2017年当年完成投资4739.3亿元,同比增长23.2%,占可研批复投资的12.2%。其中,武汉、成都城轨交通投资完成额超过300亿元,占全年总投资完成额的15.4%;上海、杭州、北京、重庆、南京、青岛6市投资完成额超过200亿元,占全年总投资完成额的31.7%;共计18个城市投资完成额超过百亿元。

资料来源: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截至2017年末,中国内地共56个城市开工建设城轨交通(部分地方政府批复项目暂未纳入统计),共计在建城轨交通线路253条,在建线路长度达到6218.3公里,在建城市数量、在建线路数量和在建线路长度均超过已投运规模。2017年较上年在建线路长度增长581.8公里,增幅为10.3%。

资料来源: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前景展望
1、国家产业政策促进行业的持续需求
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工程,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规划推动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产业结构调 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订)等政策文件中将轨道交通及其车辆设备等行业列为鼓励类产业,并且扶持企业自主创新。
2、城市交通供需矛盾为行业提升发展潜力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交 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 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 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 的主要途径。近几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实现超常规高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全国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达到50个,到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要达到近6000公里的规模,在轨道交通方面的投资将达4万亿元。
自从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政策以来,国产城轨车辆不断涌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当前全国各地纷纷掀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高潮,国产轨道交通设备的市场需求大幅提升,广阔的市场空间将有力拉动我国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的长足发展。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心城市不断在向周边辐射,轨道交通建设的紧迫性也在增加。中国已形成一个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轨道交通建设市场。纵观我国地铁、轻轨发展动态,未来5-10年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及其设备制造市场前景广阔。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