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生活垃圾清运情况分析
生活垃圾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集市贸易与商业垃圾、公共场所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及企事业单位垃圾等。而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至2017年我国城镇人口8134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城镇化的发展在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影响下,由于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也使得生活垃圾不断增加。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及各城市纷纷加大治理力度,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清运力度。2010-2017年全国生活垃圾的清运量小幅增加,增速波动变化。至2017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了21520.9万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全国各省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情况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排名前二十的地区中,广东省以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644.5万吨,位于排行榜首位。江苏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734.7万吨,排名第二。山东省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591.3万吨,排名第三。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情况分析
2017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达到1013座,同比2016年增长7.8%。我国的垃圾处理厂多为垃圾填埋场,大部分为国家财政支持,由政府拨付资金,垃圾处理厂每天的运营状况如何、垃圾处理吨数、资金使用状况等都会向上级直接领导机构汇报,基本上不需要自负盈亏,依靠财政拨款运作整个垃圾处理厂。除政府外,生活垃圾处理行业企业规模大都偏中小,行业内缺乏绝对领先的龙头企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散。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636亿元,比“十一五”投资规划增长205%。其中,无害化处理设施投资大幅增加至1730亿元,增幅达142.4%。“十三五”期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约1924亿元。2017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7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目前,我国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华北地区,按照省级排列,江苏处理能力最大,山东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数量最多。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内地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城市选择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四个省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分别是江苏省、山东省、上海市和浙江省。并且21个省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97.7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截至目前,我国垃圾处理已经进入焚烧阶段且处于行业快速成长期,预计未来几年焚烧仍将是我国的主流技术,未来将逐步向资源化方向发展。
环保政策驱动和国家对PPP模式的提倡为垃圾焚烧行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逐渐在我国发展成为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领先企业纷纷通过并购延伸产业链、抢占市场份额并进入细分领域,这将是我国未来垃圾处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显示,“十三五”大中型城市将重点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鼓励区域共建共享焚烧处理设施,到2020年中国将新增垃圾发电装机容量330万千瓦左右,按每千瓦4500元的设备造价计算,中国垃圾发电市场容量为149亿元人民币。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服务期限一般为25年左右,这意味着它的稳定收益期将长达25年。我国生活垃圾焚烧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十三五”期间,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将持续增长,但增速会逐步放缓。根据“十三五”的规划,新增焚烧能力继续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且项目平均规模相对大,并随之逐步向中西部及二三线城市转移但项目平均规模有所下降。商业模式上垃圾焚烧已从传统BOT向DBO、O&M、EPC等延伸,未来将逐步向PPP模式发展,并转战综合环境服务。
随着生活垃圾焚烧市场日渐成熟,垃圾焚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和白热化,已经从蓝海变成了红海,使得产业发展既存在巨大的机遇,也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和挑战,特别是邻避效应和低价竞争这两大行业顽疾,更是直接制约了项目的落地和高水平项目的建设运行。标准提高、监管趋严、低价竞争及成本提升,为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压力,但也为有社会责任感的高水平企业提供了机遇。破解行业顽疾,推动行业进步,化解挑战、寻找机遇,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本文采编:CY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