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网络婚恋市场驱动因素、市场规模及增长空间预测分析「图」

  一、网络婚恋市场发展历程
  网络婚恋交友行业已步入成熟发展期。所谓网络婚恋交友,是指基于互联网平台,以达成恋爱以及婚姻关系为目的的交友行为。该行业自1998年以来,目前已经逐渐步入至成熟发展周期:
  萌芽期(1998-2003):大众缺乏认知,流量小、规模小。1998年中国交易中心在线网站成立,开启了我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的萌芽。在该阶段,网络婚恋交易还未得到广大公众的认知和认可,平台用户流量相对较小。
  探索期(2004-2008):互联网快速发展,主流婚恋网站成立,流量高速增长。在该时期,我国互联网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等主流的婚恋网站相继成立,用户规模和平台流量呈高速增长态势。
  发展期(2009-2014):网络婚恋交友模式不断成熟,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在该阶段,中国第一家线下交友服务平台正式成立,2011年世纪佳缘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网络婚恋交友行业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不断成熟,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成熟期(2015至今):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行业集中度提升,构建婚恋产业链生态圈。在该阶段,百合网私有化并购世纪佳缘,有缘网公布招股书欲在创业板上市。网络婚恋交友用户不断沉淀,行业内企业积极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探索多样化盈利模式;产业内企业正加速并购,集中度正不断集中。
网络婚恋市场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盈利模式主要以C端的线上和线下服务+B端的网络营销为主。线上服务主要是针对PC端、移动端和电话端用户收取包括会员费、增值服务费、电话红娘等;线下服务主要通过一对一红娘服务、相亲活动等形式收取相关费用。网络营销主要包括品牌广告营销以及电商等网站的引流产生的相关收入。
  当前行业内主流网络婚恋交友平台盈利模式大同小异。其中,世纪佳缘盈利模式主要以线上产品+私人定制型服务+线下活动+红娘一对一等为主;百合网相比世纪佳缘则没有红娘一对一服务;珍爱网主要通过收取会员费+人工电话红娘一对一服务盈利;有缘网着重于移动端发展,通过会员费+线下交友活动盈利;网易花田则主要通过线上产品以及定制化服务盈利。
网络婚恋企业的盈利模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网络婚恋市场的驱动因素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单身人口总数约2亿,并且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择偶标准也日益个性化。在此背景下,网络婚恋行业得以迅速发展。记者在世纪佳缘、百合网、有缘网等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发现,用户可以在网站最显眼的位置找到注册功能菜单并在线填写身高、体重、地域、收入、爱好、个性标签等征婚信息,同时设置自己理想伴侣的条件。同时,不少网站也专门开设有“红娘热线”,为用户提供一对一式的咨询服务。
  1、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长期失衡,使得适婚年龄段男女婚恋难度增大。我国男女性别比例从2014年的105.13:100下降到了2017年的104.81:100。这表明随着时代的开放和重男轻女观念的弱化,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在逐渐缓解。2017年我国男性人口为71137万人,女性人口为67871万人,男性比女性多出326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男性104.81∶女性100。
近年来我国男女性别比例
年份
男女性别比例
2014年
105.13:100
2015年
105.06:100
2016年
105.02:100
2017年
104.81:10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庞大的单身人口数量奠定了婚恋交友市场的基础。据《中国统计年鉴2017》的数据折算分析,估计2006年20—49岁的男性比女性多1338.35万人,此外,2016年未婚人口总数为2.18亿(男1.29亿、女0.89亿),离婚人口总数为2199.28万人(男1244.32万,女954.96万),我国单身人口总数已达2.40亿。
2007-2016年我国独身未婚总人口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新时代的女性,由于独立意识增强,为了在职场获得更多认可,也是等工作稳定后才考虑婚姻问题。1990年以来我国平均初婚年龄呈逐年上升趋势,1990年为22.79岁,而2010年则达到24.85岁;其中,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低于男性,但也一直处于增长态势,1990年平均初婚年龄为22.02岁,到2010年达到23.89岁。同时我国15岁以上未婚女性规模也较高,2010年以来一处在9000万以来,占15岁以上女性人口的20%以上。2016年,我国独身未婚女性占15岁以上女性人口比例为18.91%。
独身未婚女性占15岁以上女性人口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网络婚恋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相比于传统婚恋市场上媒人牵线搭桥,婚恋网站主要有三种信息匹配方式,一是搜索制,用户通过设置理想对象的条件,然后在网站数据库中进行主动搜索。二是推荐制,平台对用户进行心理、个性、价值观等进行测试然后推送人选。三是搜索制与推荐制结合。
随着网络婚恋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国内在线婚恋市场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2014年,我国在线婚恋市场规模约为14亿元,到2016年就达到30.6亿元,以平均48%的增速持续增长,2017年我国在线婚恋市场进入成熟期,市场规模增速有所下降,约为34.4亿元,同比增长12.4%。业内人士预计,到2020年我国网络婚恋市场规模将超过60亿元。
2014-2017年我国在线婚恋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行业竞争格局看,“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三足鼎立于网络婚恋交友市场。百合网与世纪佳缘合并后,两家注册用户数将超过2亿,线下服务中心超过200家,公司年收入规模增长到近10亿元。最终能够释放更多资源整合力,加速整合所有婚恋上下游相关业务,发挥出婚恋产业生态圈的巨大潜在效能。如此一来,利用二者各自庞大的客户资源以及线下资源的整合,从单一的婚恋交友平台,到打造婚恋全产业链,由恋爱结婚延伸至婚礼婚宴、母婴亲子、情感咨询等领域,构筑包含金融、地产的大型生态圈,直至成为“互联网+”的行业龙头。
  四、未来我国网络婚恋市场前景展望
  1、出生高峰人群步入适婚年龄,未来十年将是婚恋需求高峰。
1980-1992年是我国人口出生高峰时期,1990年达到顶峰,而这段时期出生的人口目前已步入适婚年龄,这意味着婚恋需求高峰期来临。
1980-1992期间为我国出生高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80后、90后更倾向网络交友,网络交友范围广,交友成本低,有助于不断提高网络婚恋渗透率。而网络婚恋交友可以拓宽交友范围,降低交友成本,助于不断释放网络婚恋产业市场潜力。
  3、主流网络婚恋交友平台正积极向婚恋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拓展新业务,情感咨询、婚庆服务等衍生服务将“杠杆式”扩大婚恋市场规模。
  未来婚恋交友衍生服务将成平台新的盈利增长点。网络婚恋交友平台目前正沿着婚恋产业链布局,不断拓展新业务,满足客户各类需求,延长平台用户生命周期。横向来看,行业整体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开始试水婚庆服务、婚姻辅导等服务内容。纵向来看,各企业不断提高服务的多样性,在情感辅导、现场活动等方面进行尝试和拓展。从整体来看,网络婚恋交友服务向纵向发展,并不断延展服务范围的广度,将“杠杆式”扩大婚恋市场规模。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网络婚恋交友市场评估分析及发展前景调查战略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237
下一篇

2018年我国海上风力发电行业装机容量、竞争格局、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策略分析

2017年,我国海上风电取得突破进展,新增装机319台,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16万千瓦,同比增长96.5%。累计装机达到279万千瓦。2017年,共有8家制造企业有新增装机,其中上海电气装机最多,共计147台,容量为58.8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5%。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