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属于藻类,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引进紫菜的养殖技术及品种。40多年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从紫菜养殖、紫菜生产和加工到紫菜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紫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品之一,在我国海水养殖产品中占据较大比重。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紫菜的海水养殖面积达到79607公顷,相比2016年增加10373公顷。

资料来源: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分地区来看,我国紫菜养殖面积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江苏省是我国紫菜的养殖大省,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统计,2017年江苏省的紫菜海水养殖面积达到47255公顷,远远高于其他省份。福建和浙江等省份的紫菜海水养殖面积分别为15178公顷和13709公顷。

资料来源: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养殖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不断丰富的紫菜品种,我国紫菜养殖产量也不断增加,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紫菜海水养殖产量为173305吨,相比2016年增加42020吨。虽然养殖产量增长较快,但是我国紫菜养殖产品种类比较单一,主要以坛紫菜为主。并且紫菜养殖受气候和海洋环境影响较大,随着气候变暖,海洋环境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紫菜养殖产业也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资料来源: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与养殖面积地域分布相类似。我国紫菜海水养殖产量也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和江苏等地,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统计,2017年,福建省的紫菜海水养殖产量达到63509吨,居全国第一。浙江和江苏省的紫菜海水养殖产量分别为42632吨和41860吨。

资料来源: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我国紫菜产业也日益成熟,出口市场稳定增长,我国已经成为紫菜的主要出口国家。随着紫菜出口的增加以及国内对于紫菜的需求增加,我国紫菜及加工业的规模也将持续扩大。但是由于紫菜养殖受气候和海洋环境影响较大,我国紫菜养殖面临较大的风险,这不利于紫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紫菜产业应该加强研发,开发出适应能力强的良种紫菜,并不断改进养殖技术,实现紫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国也应该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减少海洋污染,从而为我国紫菜以及其他海洋养殖业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紫菜养殖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