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7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比上年增加35所,增长1.35%。其中,本科院校1243所,比上年增加6所;高职(专科)院校1388所,比上年增加29所。全国共有成人高等学校282所,比上年减少2所;研究生培养机构815个,其中,普通高校578个,科研机构237个。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0430人,其中,本科学校14639人,高职(专科)学校6662人。

资料来源:教育部
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博士研究毕业生5.8万人,硕士研究生毕业生52万人,普通本科毕业生384.2万人,专科毕业生351.6万人。总体来看,2017年我国专科以上大学生数量达到了57.8万人,就业市场异常激烈。
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统计
- | 毕业生数:人 |
(一)研究生 | 578045 |
博 士 | 58032 |
硕 士 | 520013 |
(二)普通本专科 | 7358287 |
本 科 | 3841839 |
专 科 | 3516448 |
(三)成人本专科 | 2470370 |
本 科 | 1091226 |
专 科 | 1379144 |
(四)网络本专科生 | 1777905 |
本 科 | 659559 |
专 科 | 1118346 |
资料来源:教育部
在2017届大学毕业生中,有78.7%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2.9%的人自主创业,0.4%的人入伍;有10.8%的人升学,其中7.0%正在国内读研,1.1%正在港澳台及国外读研,2.7%正在读本科;有7.2%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4%准备国内外读研,3.4%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4%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工学(93.5%),其次是管理学(93.2%),最低的是法学(85.3%)。从三届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本科学科门类中的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下降。
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排前三位的专业是软件工程(96.7%)、能源与动力工程(95.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5.6%)。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中小学教育”,就业比例为9.5%,其后是“财务/审计/税务/统计”(8.2%)、“行政/后勤”(7.4%)、“金融(银行/基金/证券/期货/理财)”(7.0%)。与2015届相比,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较多的职业类为“媒体/出版”(增加了1.4个百分点)、“医疗保健/紧急救助”(增加了1个百分点);就业比例降低最多的职业类为“销售”,降低了1.4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民营企业/个体”(60%)是2017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本科院校中有53%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高职高专院校中有67%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
2017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最高的用人单位规模是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55%),其中本科毕业生这一比例为51%,高职高专毕业生为60%。
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7%,比2016届(65%)高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8%,比2016届(66%)高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5%,比2016届(63%)高2个百分点。在本科院校中,“双一流”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9%,非“双一流”本科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8%。
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4317元)比2016届(3988元)增长了329元,比2015届(3726元)增长了591元。其中,本科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4774元)比2016届(4376元)增长了398元,比2015届(4042元)增长了732元;高职高专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3860元)比2016届(3599元)增长了261元,比2015届(3409元)增长了451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在本科院校中,“双一流”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5691元)比2016届(5201元)增长了490元,比2015届(4718元)增长了973元;非“双一流”本科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4590元)比2016届(4211元)增长了379元,比2015届(3907元)增长了683元,连续三届呈现上升趋势。
本文采编:CY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