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钼资源分布
中国钼资源储量相当丰富,河南、陕西、吉林三省钼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56.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
我国钼矿大型矿床多,是一个重要特征,如陕西金堆城,河南栾川、辽宁杨家仗子、吉林大黑山钼矿均属世界级规模的大矿,矿床类型以斑岩型钼矿和斑岩-矽卡岩型钼矿为最重要,前者如陕西金堆城、江西德兴,后者如河南南泥湖钼矿;矽卡岩型、碳酸盐脉、石英脉型次之;沉积型钼-铀-钒-镍矿床有较大的潜在价值,伟晶岩脉型钼矿无工业意义。从钼矿形成时代来看,除少数钼矿形成于晚古生代和新生代之外,绝大多数钼矿床均形成于中生代,为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二、中国钼精矿市场供需现状
从国内钼生产地域分布看,我国钼生产供应主要集中在在河南、陕西、内蒙、辽宁、吉林、河北等省(自治区),河南省的钼产品产量一直居于全国领先地位。2015年我国钼精矿产量为26.02万吨,同比2016年的25.02万吨增长4.0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根据海关统计口径:目前海关系统针对钼矿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统计,纳入专项统计“钼矿砂及其精矿”海关代码为“2613”。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近年我国钼矿砂及其精矿进口数量呈波动趋势,2011-2017年我国钼矿砂及其精矿进口数量分析如下:
2011-2017年我国钼矿砂及其精矿进口数量分析
年份 | 出口 | 进口 | ||
数量(千克) | 金额(千美元) | 数量(千克) | 金额(千美元) | |
2011年 | 18731980 | 375463 | 15397444 | 316485 |
2012年 | 11498590 | 205521 | 10149185 | 164397 |
2013年 | 6549661 | 88327 | 14938117 | 177799 |
2014年 | 11144845 | 152451 | 14838025 | 153842 |
2015年 | 4189988 | 36601 | 14105893 | 90437 |
2016年 | 6177268 | 46010 | 21796769 | 129256 |
2017年 | 8450138 | 71008 | 28559443 | 215013 |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2016年我国国内钼精矿产量为25.02万吨,进口量为2.18万吨,出口数量为0.62万吨,国内钼精矿表观消费量为26.58万吨。2017年我国国内钼精矿产量为26.02万吨,进口量为2.86万吨,出口数量为0.85万吨,国内钼精矿表观消费量为28.03万吨。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6年我国钼矿行业消费市场规模为131.6亿元,同比2015年的124.2亿元增长了5.9%,2017年受产品价格回升的影响,国内钼矿市场规模增长至179.1亿元。近几年我国钼矿行业消费市场规模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中国钼价格走势分析
价格方面,2013 年我国钼市场整体处于低谷期,尽管中国钼价持续下跌,但跌幅小于国际市场。2013 年中国钼精矿(45%Mo)均价为1526 元/吨度,同比下降7.0%,国内钼价走势与国际走势一致,均在年初达到全年高点,7 月下旬触底后窄幅波动。
2014 年以来,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增长,但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2014 年上半年,国际钼价较2013 年同期出现上涨趋势,但受制于经济低迷需求不振,下半年国际钼价有所下跌,但全年均价仍同比上涨约10%左右。国内市场方面,一方面国内矿山产能扩大供给增加,另一方面钢厂需求持续低迷、压价严重,国内钼价整体走势弱于国外,2014 年全年我国钼精矿(45%Mo)均价为1354 元/吨度,同比下跌约11%,国内总体呈现供应过剩格局。
2015年以来我国钼精矿(45%Mo)价格下降较为明显,2015年11月钼精矿(45%Mo)价格一度下探至700元/吨度附近。
2008 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钼精矿价格急剧暴跌。此后受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以及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的影响,钼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徘徊。2015 年 9月,国内钼铁(60%)的月平均价格降至为 951.59 元/吨度,远低于 2014 年 9 月的 1582.58 元/吨度。
受部分矿山停产等因素推动,自2015年12月份以来,钼精矿价格大涨18%,并带动下游钼铁等产品价格上行。相关厂家表示,目前钼矿价位仍低于大多数停产矿山成本线,短时间内复产几率不大,对市场价格起到支撑作用。业内预计,在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产能整合,以及市场货源偏紧等因素推动下,企业挺价意图明显,钼产业链价格存在继续上行空间。
在上游钼精矿生产受限、供应短缺的强力支撑下,钼市场价格将逐步回升态势。另外,随着国内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的出来,基建产业投资增长推动下,钼铁下游主要市场钢材价格的上涨,也为成本转嫁提供一定支撑作用。
2016年钼原料市场现货紧张,下游企业采购积极。钼精矿主流报价延续上行趋势,40%以上钼精矿成交价均高于每吨度1000元。下游企业询盘十分活跃,矿山价格继续上涨。鹿鸣矿业钼精矿10日报价显示,45%至50%品位钼精矿价格为每吨度1025元至1040元,50%至55%品位为每吨度1035元至1050元,55%以上品位为每吨度1055元至1070元。下游订单充裕,原料需求大,工厂现金采购居多,贸易商惜售心态明显,矿山方面仅陕西、内蒙古、黑龙江以及江西等地个别矿山少量出货,供需矛盾突出。

资料来源:WIND,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钼精矿价格的上涨,矿山复产意愿有所增强。伊春鹿鸣、柿竹园有色、中西矿业、敖仑花、瑞达矿业相继复产,复产矿山合计产量为 45%钼精矿 3100 吨/月。复产的主要障碍在于银行惜贷,启动资金短缺。
钼行业经过近十年的市场自我出清,在2015年钼价达到历史最低点680元/吨度后逐步回暖,当前价格1705元/吨度。国内在产大型矿山数量有限,主产矿山包括鹿鸣钼矿、金堆城、汝阳东沟、三道沟等钼矿山,整体资源相对集中,上游原料供应商市场控价能力在逐步增强。根据草根调研资料显示,钼行业精矿现金成本价格约在1100-1200元/吨度范围,但供给端受矿山技改、环保投入等因素影响,小矿山复产有限,钼精矿开工率下降,短期现货供给阶段性受限。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钼市场 70%的需求来自于钢铁行业,从 2017 年下半年开始钢厂招标频次密集且招标量维持高位,伴随限产结束后下游钢厂复工,存在原料补库存需求,钼行业正逐步转向卖方市场。分析认为2018年上半年钼价高位趋稳,后期有望继续维持上行态势。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钼加工业发展机遇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快速增长会拉动对钼需求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稳定增长,反映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的良好态势。近几年,我国每年都有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些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材料,而这些钢铁的添加剂是钼。在我国良好的经济形势下,对钼的需求大量增加,为其他相关行业提供不少市场机遇,拉动了我国钼产品产量的急剧增加。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钼进出口贸易国。来料加工业务是我国钼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为进口钼精矿并出口焙烧钼精矿和钼铁。我国目前的钼产品出口结构仍以钼炉料产品为主,钼化工、钼金属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例仍大幅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因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进行引导。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以及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轨,中国大陆己成为全球理想的投资地点之一,外商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国际知名的钢铁公司等几乎都已在中国立足。对华投资的成本优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加大投资。
四、中国钼深加工产业同国外的差距
1、装备技术落后,改造速度缓慢
国外设备的更新周期一般为5~10年,我国许多加工设备大多是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目前仍在服役,有些地方还存在作坊式生产,距连续化、自动化的现代生产方式甚远,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形成不了规模效益,无力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2、研发力度不够,成果转化较少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对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钼专业人才奇缺,研究单位少,经费也不足,企业研究力量不强,自主创新明显低于国外先进水平,导致一方面缺乏精品而另一方面经常出现供过于求,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产品的研发虽然显著加强,但仍然是难熔金属领域存在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基础性研究在不断削弱,许多单位不愿冒新技术研究可能出现的风险,对新的加工技术研究少,而对传统加工技术缺乏改进,致使许多精品仍依赖进口;缺乏对钼产品应用领域的开拓,如对钼在核聚变堆的应用研究仍属空白,在军工应用方面还不深入;研究和仪器设备的更新速度远低于老化速度,已成为我国难熔金属材料领域中深层次问题的一个症结,严重制约着新材料的研发。
本文采编:CY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