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报告,2016年全年国内旅游44.4亿人次,同比增长11%;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预计达48.8亿人次,同比增长10%;国内游人次将占到出游总人次的97.3%,依旧是消费者的主流选择。
从五一小长假主要景区的情况来看,多数景区的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超过预期的10%,海南三亚南山景区增速达35.76%;


汇率利好、签证放宽、消费环境改善致出境游总人数持续增长模式,但增量有所放缓,2014年以首次低于两位数, 2016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1.22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3%。出境旅游花费109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
出境旅游选择短线游较多,亚洲仍是首选,港澳台增速趋缓,东南互高基数下高增长。长线游中欧洲2017Q1出现恢复性增长,非洲基数低异军突起,增速最快。2017年端午小长假,收益消费回流和地缘政治影响,出境游最受欢迎目的地集中在东南亚国家,泰国旅行的热度遥遥领先。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旅行的频次增幅较大,据数据显示,旅行频次的中位数约在每年6次,出行次数集中于3-10次,占受访者的52%。此外,国内周边游集中在周末,中长途旅行以小长假为主,国内依旧呈现假日旅行经济模式。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发布的端午大数据报告显示,小长假期间国内游人均花费1580元,出境游人均花费超5000元,总人均约2500元,创历史新高。在旅游消费中,美食是大家最愿意花钱的项目,其他依次是交通住宿、购物等。
从传统走马观花式旅行到深入体验式旅行,人们旅行动机更加多元化,它成为一种人际交往、自我完善、开阔眼界和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在Sabre的调查研究中,17%受访者旅行的目的是了解世界,70%旅行者愿意以更开放的心态感受当地民风、民俗。
自行规划行程时,大多数游客需要借助科技手段获得有效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虚拟技术等发展将满足人们旅行过程中的需求,提供丰富多元且个性化的旅行产品。



本文采编:CY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