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玉米种植面积的持续调减或使得种植产业链整体承压。近近年来,由于玉米临储收购政策的取消,在国内玉米库存处于高位以及前期国内外玉米价差较高的背景下,国内玉米价格呈现下行态势;而在政策指导层面,国家也对于非优势产区“镰刀弯” 地区提出玉米种植面积的调减规划,总计划调减达5000 万亩。在此背景下,我们预计后期整体玉米种植面积或呈现持续调减且不可逆的态势。而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23%,其价格的短期承压以及种植面积的持续调减将使得整体种植产业链也受到压制,种子销售竞争愈发激烈。此外,由于粮价的下跌也使得农户种植收益出现下滑, 从而也对于畜禽端消费形成压制。
近年来国家在玉米价格层面上取消临储收购政策,采取市场化改革。2015 年国家首次调降玉米临储价格(由1.13 元/斤调降至1 元/斤),2016 年玉米种植面积即出现了近3000 万亩的调减(主要为镰刀弯地区);2016 年,国家正式取消临储价格(玉米市场价格继续下行),配合粮改饲(改种青贮玉米)政策、马铃薯的主粮化政策来改变种植结构,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同时,在政策指导层面国家也对于非优势产区“镰刀弯”地区提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规划。在玉米种植面积的调减上持续出台相关政策,如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补贴政策改变、同时落实补贴政策推行镰刀弯地区种植马铃薯等,预计17 年玉米种植面积调整或达5000 万亩以上。
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重点和方向 | |||
- | 区域 | 气候特点 | 目标(2020年) |
东北冷凉区 | 黑龙江背部、内蒙古东北部和吉林东部山区 | 高纬度、高寒 | 调减籽粒玉米1000万亩以上 |
北方农牧交错区 |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北、陕西、甘肃等省(区) | 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 调减籽粒玉米3000万亩以上 |
西北风沙干旱区 | 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 | 干旱荒漠气候 | 调减籽粒玉米500万亩 |
太行山沿线区 | 山西东部和河北西部山区 | 从半干旱向半湿润气候过渡 | 调减籽粒玉米200万亩 |
西南石漠化区 | 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 | 温带和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 | 调减籽粒玉米500万亩 |
从调减结构上看,镰刀弯地区2017 年调减产量占比87%

我们判断,未来玉米种植面积将持续调减,短期内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的态势将难以逆转。主要基于以下三点:1、市场化竞争下国内玉米种植成本不具备比较优势。2015 年我国玉米种植总成本在2000 元/吨左右,而同期美国玉米的平均种植成本在1000 元/吨左右; 2、玉米种植收益大幅减少,农民会自主选择高附加值作物。国内玉米现货价格从2014 年2700 元/吨的高点减少到目前1700 元/吨左右,玉米种植收益大幅减少。在缺乏玉米种植补贴的地区,农民会自主选择种植高附加值作物;3、玉米去库存压力较大。根据中国汇易的数据,2017 年预计我国玉米的期末库存为2.87 亿吨,库存消费比超过140%。

黄玉米市场价与玉米进口完税价出现倒挂

2015 年我国玉米种植首度亏损

玉米作为三大主粮之一,种植面积占全国农作物总面积的23%,其价格的下行以及种植面积的持续调减也将使得整体种植产业链也受到压制,玉米种子销售竞争愈发激烈。具体来看:
在种子层面,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将使得玉米种子销售的市场容量出现明显下滑,种子销售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数据显示,由于玉米价格的持续下行杂交玉米需种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2017 年全国需种量约为11.5 亿公斤,同比减少2.13%。从库存消费比来看,2016 年末杂交玉米库存消费比超过50%,整体库存量仍然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而从杂交玉米制种量来看,2016 年我国杂交玉米制种量达到14.65 亿公斤,同比增长33.7%,而同期杂交玉米需种量仍然保持相对稳定。我们判断后期玉米种植面积仍将继续调减,玉米种业仍将继续承压。
2014-2016 年我国玉米可供种量和库存量不断下降

2016 年杂交玉米制种量大幅增加

此外,粮价下降使得农民收益降低,从而对于畜禽消费端也产生进一步压制。从农村消费支出结构上来看,农村食品消费支出占比为33.6%。2013 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达2054 元,十年复合增速10.8%。而在今年以来粮价下滑导致农民收益降低,预计食品肉类消费需求也有所下降,对肉禽消费端将形成进一步压制。
本文采编:CY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