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美国首先研制成功房间空气调节器。此后,日本先后研制成落地式空调器(1936)、窗式空调器(1953)、空冷式热泵型空调器(1960)和分体式空调器(1961)。40年代,美国研制成功用于空调器的旋转式压缩机。70年代,日本生产的空调器已广泛应用旋转式压缩机,从而减少了体积和重量,提高了制冷能力。80年代初,日本又实现空调器压缩机的变频控制,既提高了空调器的舒适性,又节省能源。
1985年世界空调器的产量达1151万台,其中日本占47.2%,美国占23.6%,法国占5.2%,加拿大占4%。日本空调器以分体式为主,美国主要品种仍为窗式空调器。
中国于1963年开始研制空调器。1965年上海冰箱厂(现上海空调机厂)生产出第一批窗式空调器。1985年中国产量为12.2万台,产品多为窗式空调器。
空调器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结构形式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整体式有窗式、穿墙式;分体式分为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两部分,室内机组有吊顶式、挂壁式、落地式、嵌入式、台式等。按功能分为冷风型、热泵型、冷风除湿型、冷风热泵除湿型、热泵辅助电热型等;按冷却方式分为水冷式和空气冷却式。家用空调器一般都采用空气冷却式。
2016年4季度止,我国房间空气调节器销售量达15994.4万台,产销率为99.7%,比上年同期增长5.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6年四季度末房间空气调节器库存比年初增长3.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