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分类标准
纯碱分类标准 | |||
产品名称 | 食品级纯碱 | 工业级纯碱 | |
轻质纯碱 | 重质纯碱 | ||
总碱量(以干基Na2CO3质量分数计)%≥ | 99.2 | 99.2 | 99.2 |
氯化钠(以干基NaCl的质量分数计)%≤ | 0.7 | 0.7 | 0.7 |
铁含量%≤ | 0.0035 | 0.0035 | 0.0035 |
硫酸盐%≤ | 0.03 | 0.03 | 0.03 |
水中不溶物%≤ | / | 0.03 | 0.03 |
堆积密度≥ | / | / | 0.09 |
粒度,180μm筛余物 | / | / | 70.0 |
重金属含量(以Pb质量分数计)%≤ 0 | 0.001 | / | / |
砷含量%≤ | 0.0002 | / | / |
用途 | 食品添加剂 | 制药工业、日用品、洗涤产品等 | 平板玻璃、日用玻璃等 |
工业上纯碱的合成工艺包括天然碱法、氨碱法和联碱法。天然碱法是以天然矿物碱为原材料,采用结晶法提取纯碱的工艺。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是比利时科学家索尔维(1838-1922)于 1892 年创立。该方法原材料主要为氯化钠原盐、石灰石和氨气等。联碱法又称侯德榜法,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先生(1890-1974)于 1943 年发明,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方法。
纯碱制备方法对比
纯碱制备方法对比 | ||
制备方法 | 优点 | 缺点 |
联碱法 | 氯化钠的利用率为96%以上,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氯化铵又可以作为另一种产品从而减少成本 | 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建设生产装置成本高
|
氨碱法 | 原料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 氯化钠的利用率只有72%至74%;生成大量的氯化钙工业价值不大,排放以及环保成本巨大 |
天然碱法 | 可直接从天然原料提纯,生产成本低,无环保压力 | 天然原料储量有限,无法满足国内大量纯碱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