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纯碱产业链介绍分析及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纯碱又被称为苏打,化学名为碳酸钠,是一种白色粉末,有吸湿性,高温加热便可分解释放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纯碱可以分为工业级和食品级。按照颗粒粒径的不同,工业级又可以分为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纯碱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下游主要为平板玻璃、日用玻璃、轻工与印染、氧化铝、洗涤剂等。纯碱为玻璃的主要原料,平板玻璃的需求主要受房地产和汽车工业的影响;纯碱也可用于冶金中的选矿、脱除硫和磷、以及化工中制取钠盐、金属碳酸盐等;在洗涤领域,纯碱可用于生产肥皂、洗衣粉、洗涤剂等。

纯碱分类标准

纯碱分类标准

产品名称

食品级纯碱

工业级纯碱

轻质纯碱

重质纯碱

总碱量(以干基Na2CO3质量分数计)%≥

99.2

99.2

99.2

氯化钠(以干基NaCl的质量分数计)%≤

0.7

0.7

0.7

铁含量%≤

0.0035

0.0035

0.0035

硫酸盐%≤

0.03

0.03

0.03

水中不溶物%≤

/

0.03

0.03

堆积密度≥

/

/

0.09

粒度,180μm筛余物

/

/

70.0

重金属含量(以Pb质量分数计)%≤

0

0.001

/

/

砷含量%≤

0.0002

/

/

用途

食品添加剂

制药工业、日用品、洗涤产品等

平板玻璃、日用玻璃等

 

纯碱形貌

    工业上纯碱的合成工艺包括天然碱法、氨碱法和联碱法。天然碱法是以天然矿物碱为原材料,采用结晶法提取纯碱的工艺。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是比利时科学家索尔维(1838-1922)于 1892 年创立。该方法原材料主要为氯化钠原盐、石灰石和氨气等。联碱法又称侯德榜法,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先生(1890-1974)于 1943 年发明,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方法。

纯碱制备方法对比

纯碱制备方法对比

制备方法

优点

缺点

联碱法

氯化钠的利用率为96%以上,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氯化铵又可以作为另一种产品从而减少成本

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建设生产装置成本高

 

氨碱法

原料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氯化钠的利用率只有72%至74%;生成大量的氯化钙工业价值不大,排放以及环保成本巨大

天然碱法

可直接从天然原料提纯,生产成本低,无环保压力

天然原料储量有限,无法满足国内大量纯碱需求

纯碱工业产业链

本文采编:CY320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纯碱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纯碱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主要包括行业重点企业分析、市场透析、发展前景展望分析、投资潜力与风险预警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