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橡胶简介
天然橡胶具备优良的综合性能,具有高弹性、高强度、高伸长率,耐磨、耐撕裂、耐冲击、耐油、耐酸碱、耐腐蚀,以及良好的绝缘性、密封性、柔韧性和黏合性,被广泛运用到工业、农业、国防、交通、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目前有超过5 万种工业制品以天然橡胶为原料或与其相关,其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轮胎制造。天然橡胶与石油、煤炭、钢铁并称为四大工业原料,天然橡胶消费量成为一国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自上世纪50 年代起,我国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北纬18—24 度地区逐步建立了天然橡胶种植基地。但受自然条件限制,我国宜胶地区面积非常有限,我国政府一直从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角度,以多种产业支持政策来推动天然橡胶行业的发展。本世纪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通常我们所说的天然橡胶,是指从橡胶树上采集的天然胶乳,经过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弹性固状物。天然橡胶是一种以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是(C5H8)n,其橡胶烃(聚异戊二烯)含量在90%以上,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脂肪酸、糖分及灰分等。
1、天然橡胶的物理特性
天然橡胶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弹性,稍带塑性,具有非常好的机械强度,滞后损失小,在多次变形时生热低,因此其耐屈挠性也很好,并且因为是非极性橡胶,所以电绝缘性能良好。
2、天然橡胶的化学特性
因为有不饱和双键,所以天然橡胶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较强的物质,光、热、臭氧、辐射、屈挠变形和铜、锰等金属都能促进橡胶的老化,不耐老化是天然橡胶的致命弱点,但是,添加了防老剂的天然橡胶,有时在阳光下曝晒两个月依然看不出多大变化,在仓库内贮存三年后仍可以照常使用。天然橡胶有较好的耐碱性能,但不耐浓强酸。由于天然橡胶是非极性橡胶,只能耐一些极性溶剂,而在非极性溶剂中则溶胀,因此,其耐油性和耐溶剂性很差,一般说来,烃、卤代烃、二硫化碳、醚、高级酮和高级脂肪酸对天然橡胶均有溶解作用,其溶解度受塑炼程度的影响,低级酮、低级酯及醇类对天然橡胶则是非溶剂。
二、天然橡胶的需求
天然橡胶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需求非常广泛,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特别是随着新兴市场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为天然橡胶的需求创造了广泛的空间。自上世纪60 年代到2008 年,全球天然橡胶的消费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3.1%以上,从1960 年的200 多万吨消费量发展到2008 年的1107 万吨。但由于受2008 年下半年至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 年全球天然橡胶消费939 万吨,同比下降7.67%。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2010 年天然橡胶消费量同比增长至1081 万吨,2011 年继续上升至1101 万吨。我们预计2016 年天然橡胶消费量将达到1258 万吨,经济危机后2010 年至2016 年这6 年间,天然橡胶需求增速放缓到年复合增长率2.5%。
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及增长情况
按地区来统计天然橡胶消费,亚太地区消费占全球的73%,美洲地区占14%,欧洲、中东、非洲合计占13%。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因是制造业集中地区,是天然橡胶最大的需求市场。
2015 年全球各地区消费天然橡胶比例
如果按下游需求行业来划分,全球轮胎行业消费了天然橡胶的70%,是最重要的下游行业,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消费了30%。
三、天然橡胶的供应
天然橡胶是典型的资源约束型产品,对地理环境、土壤、气候、湿度等自然条件的要求较严格,宜胶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的90%。生产国主要有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印度、中国、越南和斯里兰卡。其中,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三国合计总产量近年来在全球天然橡胶产量中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0%以上。传统理论认为,天然橡胶无法在北纬15 度以北地区生长。此外,橡胶树作为长期作物,一般在定植6-9 年后才可开割。因此,天然橡胶的供给增长速度较难以快速提高,受自身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全球的天然橡胶种植面积从1961 年至2013 年平均每年增长仅2.3%左右,产量从1961年的约210 万吨达到2015 年的1228 万吨。
全球天然橡胶产量及增长情况
ANRPC 中9 国2016 年天然橡胶产量(万吨)及占比
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Association of Natural Rubber Producing countries)现在有11 个成员国,按国家名称英文首字母排列,它们分别是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刨除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新加坡,我们统计9 个天然橡胶主产国,2016 年的天然橡胶总种植面积是11546 平方公里。由于橡胶树有6 到9 年的成熟期,所以开割面积一直约在总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三左右。2016 年,9 国的总开割面积是8663平方公里,2010 年至2016 年间总开割面积的年复合增长率是3%,高于同期的天然橡胶需求增速。
亚洲9 国天然橡胶总种植面积及开割面积(千公顷)
橡胶树一般经济寿命为35 至40 年,失去经济性的胶林需要重新翻种。7 国2016 年重新种植面积为161 平方公里,从2009至2016 年间,每年翻种面积一直约为总种植面积的1.5%,波动并不明显,说明橡胶价格大幅下跌主要影响了新增种植的积极性,而老胶园在经营的惯性下,翻种时并没有大规模的改变林地用途。
而从新种植面积数据可以看出,由于2010 年天然橡胶价格创新高,2010、2011、2012 年产胶国种植热情高涨,2012 年新种植面积达到484 平方公里。而随着橡胶价格的不断下跌,新种植意愿快速衰退,到2016 年时新种植面积仅有95 平方公里。
亚洲9 国天然橡胶新种植面积及重新种植面积(千公顷)
四、天然橡胶的价格
天然橡胶的价格受供需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价格的基础仍是供需关系。需求方面受全球经济周期影响,但由于存量汽车的替换轮胎市场是天然橡胶最大的需求市场,因此需求弹性并不很大。在供应方面,橡胶价格影响种胶国家、企业、胶农的种植积极性和割胶积极性,而种植增加供应因为胶树需要6 至9 年的成熟期而存在滞后性。
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期货结算价(元/吨)
观察近20 年天然橡胶的价格:
1、1995 年至2001 年保持相对平稳,缓慢下行,是一个高点后的漫长下跌周期;
2、2002 年入世元年,也是中国汽车产销量井喷元年,天然橡胶的供需平衡被打破,需求增长,价格开始缓慢上行;
3、2005 年以后开始加速上行。价格的上涨,刺激了东南亚等主要产胶国种植橡胶,但橡胶树的成熟期需要6-9 年,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天然橡胶价格急速上行;
4、2008 年的经济危机造成需求骤降,价格骤降。
5、2009 年起我国的经济刺激,带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提振了运输需求,刺激轮胎生产,导致橡胶价格的快速上行,创了5000 美元/吨的高点。
6、2011 年后,我国的经济刺激过后,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天然橡胶需求增速下降,加上2005 年后开始种植的橡胶树进入成熟期,供求关系开始反转,天然橡胶价格开始一路下行。
7、2014 年底至2016 年上半年,在1500 美元/吨上下震荡,由于受生产和生活成本制约,胶农开始放弃割胶,天然橡胶价格开始逐渐企稳。
8、2015 年各类大宗商品在悲观的全球经济预期下超跌,2016 年下半年开始反弹,在价格抬头的形势下下游产业纷纷进入补库存周期,天然橡胶的需求也快速增加,价格快速上涨,2017 年初接近2500 美元/吨,随后由冲高回落到目前的2100 美元。
9、未来的几年,全球经济形势仍很具挑战,目前也并无端倪出现2000 至2007 年中国这样大型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因此天然橡胶的需求仍将维持慢速增长。而在供应方面,较高的新种植热情维持到了2012 年,这部分胶林将在2018 至2020 年左右进入开割期,近几年都难以出现供应短缺的局面。因此,我们判断,天然橡胶在前期跌到1300 美元/吨左右的时候,使胶农生活难以为继,供应萎缩,而在近期价格涨到2200 美元/吨的水平下,未来继续上涨也难以支撑,未来可能在目前的价格水平附近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