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

    (1)有利因素

    ①国家产业政策的长期支持

    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作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长期支持发展的行业。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修正),汽车行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其中包括了汽车发动机、空气悬架部件开发制造、汽车轻型化新材料制造等行业。《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则明确地提出要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要制定零部件专项发展规划,对汽车零部件产品进行分类指导和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促使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形成专业化、大批量生产和模块化供货能力。《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着力培育我国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核心技术的跨国汽车和零部件企业集团,大力支持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出口,重点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产品和企业,到2015 年,实现汽车和零部件出口达到850 亿美元,年均增长约20%。

    ②稳定增长的汽车售后市场需求

    从全球汽车售后服务市场来看,汽车高保有量直接推动了汽车售后市场的发展壮大。目前,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已形成了系统化、专业化的汽车售后市场,包括专业的汽车售后服务中心、小型便捷的汽车配件超市等,这为减震器这种易损件提供了发达的市场销售渠道。我国汽车售后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里,其发展前景广阔。“十一五”期初我国汽车售后市场规模仅为1,100 亿元,到2009 年已经达到1,590 亿元,预计到2015 年将达2,523亿元。我国汽车售后市场的快速发展亦将推动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的发展。

    ③汽车零部件采购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推动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基于欧美等国家高昂的人力资源成本、汽车工业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等因素考虑,全球知名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商纷纷将工厂和研发中心转移到产品消费增长快、人力资源成本较低的新兴市场,并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零部件的自产量转而通过全球采购的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这有利于中国等新兴市场的零部件厂商加强与国际厂商之间的合作,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准,并通过OEM/ODM 等方式加入国际市场份额的竞争。

    ④汽车零部件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在我国汽车减震器行业发展的初期,因技术、工艺、设备相对落后,仅能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的低端产品。近几年,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减震器企业通过与国际厂商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技术创新等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目前我国的汽车减震器行业龙头企业已逐步掌握了行业前沿技术,并具备了向国际厂商、知名汽车零部件采购商大规模供货的能力。

    (2)不利因素

    ①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汽车减震器的主要的原材料为活塞杆、钢管、支架类、弹簧盘类等钢制品,钢材属于大宗商品,其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对行业内企业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向不利于行业方向波动,将会对行业内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②技术差距限制了我国减震器制造业向高端产品领域发展

    我国汽车减震器企业与国际知名厂商之间仍存在不小的研发、技术差距,尤其是在高端产品领域,导致我国高端减震器产品目前仍主要依赖进口,限制了自主品牌在高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③知名品牌整车厂商对核心部件的“封闭”采购限制了国产减震器厂商进入这些整车厂的整车配套市场

    对于减震器等核心部件,知名品牌的整车厂商(特别是日系厂商)都已有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为其提供配套服务。国产品牌的减震器产品要进入这些厂商的整体配套体系的难度很高。

本文采编:CY317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国内重点生产厂家分析、地区销售分析、投资战略研究、市场指标预测及行业项目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