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D30药物产业链分析
CD30,也称为Ki-1或TNFRSF8,于1982年在用于霍奇金淋巴瘤(HL)细胞系的单克隆抗体(mAb)中被发现。 CD30基因定位于染色体的1p36,是淋巴瘤一个活化基因。
中国CD30药物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为CD30药物原材料供应商,主要包括相关专利提供商、医学器械提供商、实验耗材提供商等。产业链中游参与主体是CD30药物相关药物生产商,主要分为外资生产企业和本土生产企业。中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产业链下游场景主要集中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根据当前上市的CD30药物获批适应症,CD30药物主要用于由CD30突变引起的多种类型淋巴瘤。
中国CD30药物行业产业链
		 
	
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CD30相关药物分析
CD30的特异性表达使其具有了良好的成药性。目前,行业内关于CD30的靶向治疗主要分为三种:(1)单克隆抗体与mAb免疫毒素偶联物;(2)双特异性mAb抗体;(3)CD30 CAR-T疗法。
关于CD30偶联物的研发起步较早,针对已上市产品维布妥昔单抗的临床试验数目最多,美国68项临床试验注册,占CD30临床研究64.1%,进展较为成熟。关于CD30双特异性药物的研发以AFM13为主,全球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仅有3项。CD30 CAR-T疗法的临床试验数目在近年来持续上升,美国有18项临床试验注册。占CD30临床研究17.0%但多数研发仍处于临床I期。
美国CD30临床试验注册占CD30临床研究的比重
	 
数据来源:Clinical Trial,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1、抗体偶联药物
抗体偶联药物会在溶酶体中分解,释放出活性的化药毒物,破坏DNA或阻止肿瘤细胞分裂,起到杀死细胞的作用。美国Seattle Genetics公司研发的维布妥昔单抗(商品名:安适利)是全球唯一一个上市的靶向CD30抗体偶联药物,获批用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等疾病的治疗。2020年5月,安适利由日本武田制药代理销售,获批在中国上市,成为中国第一款上市的靶向CD30抗体偶联药物。
安适利2011年由美国FDA获批上市,此后销售情况表现良好,2015年全球销售额达到226.1百万美元。2015-2019年,随着安适利的适用症持续获批,适用人群持续扩张,销售额持续上涨,并在2019年达到627.7百万美元的销售额。2020年5月,安适利在中国获批上市,预计将迎来进一步的销售放量。
2015-2019年安适力全球销售额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FDA,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抗癌药物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CD30双特异性抗体
双特异性mAb免疫治疗在某些实体瘤和血液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部分成功。最新研发的颇具前景的靶向CD30和CD16A双特异性抗体为Affimed研发的嵌合双特异性mAbAFM13。抗CD16/CD30双克隆特异性抗体的一端连接于NK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所表达的Fcr-受体Ⅲ区(CD16抗原),另一端与HD及Reed-Srernberg细胞上的CD30抗原相联。CD30是已获临床证实的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而CD16A则是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达的膜表面受体。AFM13能够同时与肿瘤细胞(CD30阳性)和NK细胞紧密结合,动员NK细胞消灭肿瘤细胞。
3、CD30双抗
CD30抗体已经被广泛开发应用。尽管维布妥昔单抗治疗有很高的应答率,但仅有22%患者表现为5年无进展生存。为了克服抗体治疗的挑战,包括CD30抗体药物作用持续性的局限、以及CD30抗体渗透到肿瘤部位有效抗体量较少的缺点,针对CD30 CAR-T被开发了出来,维布妥昔单抗在淋巴瘤治疗上的成功使CD30 CAR-T治疗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截至目前,已有两项临床研究发表了研究结果,表明CD30 CAR-T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抗肿瘤作用。CD30已经成为继CD19、CD22后,CAR-T疗法中最重要的靶点之一。
2020年CD30 CAR-T疗法各个靶点临床试验注册数量
	 
数据来源:Clinical Trial,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中国CD30药物行业需求分析
中国淋巴瘤患病群体庞大,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淋巴瘤新发病例数高达9.31万例,其中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数量为0.5万。
2020年5月,安适利在中国市场获批上市,适应于(1)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中国淋巴瘤患者群体数量庞大,CD30药物满足部分患者人群需求,预计安适利等CD30药物未来其在中国将有可观的需求市场。
中国淋巴瘤患者亚型分布
	 
数据来源:WHO,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中国CD30药物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截至目前,中国CD30药物行业仍处于早期技术积累阶段,中国CD30药物市场只有外资企业Seattle Genetics研发的维布妥昔单抗获批上市,用于成人CD30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预计中国仅有6%的淋巴瘤患者适用于维布妥昔单抗的治疗。维布妥昔单抗治疗疗效显著,但价格高昂,全疗程预计高达70万人民币。预计2020年中国CD30药物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7.9亿元人民币,并在未来三年内稳定增长。到2024年,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研发的药物上市,届时价格将低于维布妥昔单抗定价,并抢占市场份额。
	2020-2024年中国CD30药物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中国CD30药物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近几年,中国CD30药物行业发展加速,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产业发展、行业推广、市场监督等重要环节的宏观政策环境日趋完善。2018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有关事项公告》,要求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保障仿制药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一致,在临床上实现与原研药相互替代,推动中国仿制药研发的整体发展。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加快中国本土创新药的上市审批速度,为中国本土CD30药物行业的发展再添动力。
中国CD30药物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数据来源:政府部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